第84章

作品: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作者:菲菲尔|分类:历史|更新:2025-11-26 05:00:32|字数:7458字

如今孙坚的大军突然来犯,曹操独霸青州,强烈的生存危机感笼罩着陶谦。

他绝不愿苟且于这片弹丸之地。

他必须改变这个死局。

而唯一的突破口,就是北边的青州。

主动进攻尚存一线生机,坐以待毙只有死路一条。

...

荆豫扬一带。

袁术惨败的消息传来,势力最弱的西凉军阀张济即刻发兵两万,经武关东进。

南阳士族纷纷倒戈,张济未动兵戈就掌控了整个南阳地区。

袁术的势力范围从横跨南阳、豫州、淮南的广阔中原核心地带,锐减至只剩豫州一隅。

虽然豫州的世家大族表面上仍臣服于袁术,但实际上已是暗潮涌动。

可惜袁术依然执迷不悟。

他再次在豫州招兵买马,很快战死两万将士,率军直扑庐江舒县,为被孙坚围困的陆康解了燃眉之急。

...

青州大地焕发新生。

稷下学院开始特别招收农家子弟,管吃住管用度。

在教他们最基础的算数与认字外,还会传授一些防治田害的知识。

这些都是各地官吏们走访老农获取的珍贵经验,也都经过逐一核对验证,成为考核他们政绩的重点项目。

同时间,学院里还开设了工艺分部,接收具备匠造基础的学生。

给加入其中的能工巧匠们优渥的待遇和崇高的社会地位。

元旦过后,工艺分部迎来了两名出挑**,他们全都达到初级读写标准,虽然不是工艺分部原定的招收对象,却展现出过人的动手创造天赋。

马钧与蒲元二人,前者乃曹魏赫赫有名之巧匠,后者为蜀汉精于锻刀之良工。

马钧曾复原指南车,改良繁重之织绫机,创制提水龙骨车,更造出 ** 投石机。蒲元则悟得不同淬火之法可铸就不同品质之兵器。

初时陈渡并未特别留意二人,只偶尔听闻授课工匠提及。然不出多时,此二人技艺已超越授业之师。陈渡感叹:明珠终难掩其辉。

陈渡遂将二人调入研究院,各设专属工坊。院内另有三十余名研究员,配以百名工匠辅佐,专攻技术改良。

陈渡明确研究方向:造纸坊需降低青州纸成本,攻克活字印刷;冶铁坊则专研灌钢法与双液淬火配比。其详解灌钢要诀:以生铁熔液浇注熟铁,可高效炼得优质钢材。曹氏冶匠闻之如获至宝,即刻着手试验。

州牧府内,诸将议事。各郡防务仍由于禁等将领执掌。纵使重臣暂离治所,政务亦能循制运转。夏侯渊闻听攻徐州之议,顿显振奋——相较于太守文牍之劳,他更喜沙场征伐。

陈渡的日程安排得滴水不漏,每天该做什么,每十天该完成什么,全都明明白白,毫无变数可言。

他只需每旬撰写一次军情奏报,发往临菑即可。

即刻发兵徐州。曹操拍案定策。

前几日乍闻陈渡提议攻取徐州时,曹操心中也曾迟疑。

眼下青州形势一片大好,虽然集体农庄的首批粮食尚需两月方能收获。

但贩卖青盐所得巨利,已让府库前所未有的充盈。

扣除各项开支后,青州盐政每日净入竟超八百万钱!

各地盐商在曹操高价收购的 ** 下,源源不断地将生铁与铁器经济水运至临济。

中原各地铁价已从几十钱暴涨至四五百钱,且仍在持续攀升。

而曹操给盐商的收购价更是高达八百钱一斤,较从前翻了二十余倍!

曹操喜不自胜。

钱财不过是周转之物,只要青州盐场持续产出,这些铜钱终将回流。

短短数月间,青州已囤积生铁近百万斤。

如今制约青州发展的,已非缺铁之患。

而是冶铸作坊不足,工匠数量有限,工艺水平不高,锻造农具铠甲的速度跟不上需求。

即便所有工匠日夜赶工,每月也只能打造四百副铁甲,这已是极限。

每副铁甲需两三千枚甲片,每枚甲片都要经过千锤百炼。

一名工匠每日仅能产出数十枚甲片。

正因如此,曹操原想延后攻徐。

至少等到五月农庄首获丰收,或待更多将士能披甲上阵。

这样能减少些伤亡。

军师为何主张此时攻徐?程昱疑惑不解。

如今青州囤积如此多生铁,若再等数月兵强马壮时出击,岂不更易?

徐庶、鲁肃等人纷纷颔首赞同。

集体农庄运作井然有序,冬小麦长势喜人。

盐铁之利让青州军备日益精良。

正值蓬勃发展之际,众人对青州前景充满信心。

假以时日,不出一年,青州定能以压倒性优势横扫徐州。

**

到那时,无论战事延续多久,青州都将牢牢占据上风。

陈渡淡然摇头:

仲德所言极是。

我们实力渐强,时间对我们有利,对陶谦却是致命威胁。

他心知肚明,困守徐州只有死路一条。

可惜他既无财力振兴国力,向西向南扩张又难以久守,唯有北上这一条路可走。

我们等得起,而徐州已经按捺不住,要主动送上门来了。

曹操占据青州。

孙坚攻取扬州,并拿下广陵。

这两件事彻底改变了陶谦的处境。

在原本的时空中,青州、扬州在陶谦生前都是无主之地。

那时的陶谦根本不必担心来自这两方的压力。

他任命臧霸为琅琊相,既是无力剿灭泰山贼寇,也是借臧霸建立缓冲地带。

这样他才能集中兵力,构筑西部防线抵御袁术,安心做他的徐州土皇帝。

如今局势剧变。

曹操占据青州,孙坚更出其不意夺走广陵。

陶谦压力空前,必须设法破局。

可陶谦上次不是被主公千骑吓退了吗?赵云不解道。

若他真有意攻取青州,明明有两次绝佳机会。

一次是主公率千骑驱逐他时,另一次是我军三万兵马驻守龙凑之际。

那时青州空虚,为何他偏要等到现在才动手?

陈渡微微一笑:

因为他认定,徐州三百万人口远超青州百万之数。

他以为,时间会站在他那边。

“拖延越久,他越能依靠强大国力彻底压制我们。

喜欢三国:一代谋圣陈渡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三国:一代谋圣陈渡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一代谋圣陈渡》,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一代谋圣陈渡第84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一代谋圣陈渡第84章并对三国:一代谋圣陈渡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