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礼结束后,曹操格外用力地拥抱陈渡:若非先生指点,我曹孟德岂能拥有如此虎狼之师?陈渡谦逊回应:全赖主公亲力亲为,单凭口头建议断难成事。
曹操已建立起良性治军循环。出乎陈渡预料的是,曹操竟从繁琐军务中获得精神满足——士兵们脱胎换骨的精神状态和由衷崇敬的目光,让曹操视之为战无不胜的秘诀。
这支大军效忠于他,令他斗志昂扬。
此番率军至黄河沿岸设疑兵之计,意在牵制公孙瓒与袁术的注意,其中包含一万精锐老兵及两万新编青州士卒。
历经青州一役,曹操再度自降服黄巾军中遴选出一万壮丁充入行伍,至此曹军步卒已达四万众。
黄河防线布防三万兵力,余下一万老兵则分派夏侯惇、曹洪二将,分别镇守临菑与临济二城。
尽管青州豪族势力已被暂时压制,然后方安危事关全局,不可不谨慎防备。
起初,夏侯惇与曹洪对未能随军出征略感遗憾,经陈渡点拨,言此乃主君对二人的绝对倚重,二人闻言当即振奋精神,于城中严谨整饬治安。
……
广宗城。
官署之内。
袁绍与心腹谋士田丰、沮授、审配、荀谌、许攸、郭图等密议要事。
袁绍将亲手破译的密报展于众人面前。
数日前,曹操遣密使渡黄河送来一套密码册。
此册乃曹操日常文书修订而成,世间仅存两份,曹袁各执其一。
此番举措令袁绍首度领略真正密讯之奥妙——若无对应密码册,即便情报遭截,所得不过杂乱符号,全然无法窥其真意。
此时主动出击公孙瓒,必胜无疑。沮授阅后暗自震骇。
因曹操牵制了公孙瓒大部兵力,袁绍驻守广宗的部队已不足两万。
余下三万兵马已进驻白马渡口,以防袁术渡河南下。
此五万军力,已是袁绍当前可调之全部精锐。
莫非曹孟德欲借我等牵制公孙瓒,以便其强渡黄河?田丰接过破译密函细览,面露疑色。
荀谌读罢密信,凛然道:信中竟建言我等获胜后,当移师黄河沿岸,将袁术大军彻底困于北岸?
在场谋士皆相视愕然。
战事未启,曹操竟已如此成竹在胸?
此信行文如此笃定,必是陈太阿手笔。袁绍叹道,便是这密码传信之策,想来也出自其谋。
举座默然,众人再度自叹弗如。
他们方悟密讯之重,陈渡却已构建起更完备的保密体系。
陈渡总是先人一步,而他们只能追随其后,再度被其超越。
# 陈太阿的战略远见
陈太阿对伏盾之策似乎胸有成竹。田丰摇头苦笑,想必他又从这混乱的局势中,看出了我们未曾察觉的玄机。
众人听罢暗自叹息,彼此交换着无奈的眼神。
他们早已领教过陈渡的本事,对田丰所言毫无异议。毕竟谁都清楚,眼下确实找不到主动出击就能击败公孙瓒的战机。然而陈渡却仿佛已经洞察先机。
信中提到,我军获胜后南下可截断袁术北退之路,莫非曹孟德竟要突袭袁术?!荀谌反复研读密信,突然面色大变。
这...这如何可能?沮授难以置信,曹军主力不是都在龙凑渡与公孙瓒对峙,准备强渡么?
田丰缓缓摇头:未必不可能。陈太阿所思所行皆非常人可及。他缔造的逆转奇迹,哪一次不是超乎我等想象?
那他要如何部署?沮授仍难置信,派骑兵长途奔袭五百里?
众人纷纷摇头——五百里未免太远,届时人疲马倦,无异于自寻死路。
田丰在脑海中勾勒兖州地形:若是分散行军呢?先潜入兖州腹地,再从白马津以南的燕县或韦乡出击?
数千人马突然现身兖州,袁术岂会毫无察觉?众人更觉匪夷所思。
若是化整为零呢?田丰仍不放弃。
......
众人脸上惊色更甚。
若曹孟德真能分兵穿越千里,从青州潜至白马渡再重聚合兵,那他的军威已然冠绝当世。审配感叹道,虽觉离奇却隐约感到田丰所言不无可能。
众人不约而同倒吸凉气——若曹操当真做到呢?
不过这个设想很快被否定。若成真,怕是要再添一段千古奇谈。
众人又就曹军介入冀州战事展开激烈辩论,最终仍无定论。
但有一点毋庸置疑:曹操绝不会坐视不理。在座诸公都明白,曹袁两家唇齿相依,荣损与共。
那是否该主动挑战公孙瓒?
田丰放弃揣测曹军动向,将话题拉回关键抉择:
依我之见,陈太阿既作此安排,必是掌握了我们尚未知晓的情报。
这条情报时效性极高,稍纵即逝就会错过最佳行动时机。
他是在试探我们的决断力?抑或情报研判能力?莫非他误以为我们早已掌握这个情报?
沮授闻言骤然醒悟,双眼圆睁道:莫非这份情报暗示,公孙瓒与刘虞已然反目?!
确实存在这种可能!荀谌眼中闪过精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