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作品:三国:我在三国支教|作者:言而美|分类:历史|更新:2025-11-26 04:58:41|字数:6828字

25

要改变公孙瓒的想法并非易事,毕竟连刘虞都未能做到。

鲜于辅随即率领幽州驻 ** 速奔赴蓟县。

主公,我们本可收编鲜于辅部众,如此轻易放其离去,实在......令人惋惜。严纲直言不讳道。

若能收服这几万兵马,右北平便能统一幽州。

公孙瓒却道:若强行扣留他们,蓟城必然失守,刘虞也将迅速败亡。

届时我军仅凭三郡之地对抗袁绍,胜算渺茫。

有刘虞在前线牵制袁绍,我军方能在其后方自由作战!

通过积小胜为大胜,既能削弱袁军实力,又能壮大我军力量!

袁绍军中多为步兵,这些俘虏同样可以转化为己方兵力。

这笔账公孙瓒算得很清楚。

只要能歼灭袁绍主力,冀州便唾手可得,届时刘虞也不得不拱手让出幽州统治权。

正因如此,公孙瓒才放过了收编鲜于辅部队的机会。

.............

南阳郡!

宛城!

主公,子龙将军已攻取长安,并采取上策,正在招募新兵!

公明将军已率军北上,需遣将镇守武关,同时需调拨粮草入关,确保前线将士补给,稳定关中局势!郭嘉即刻将关中军报呈交曹操。

曹操闻讯暗自欣喜,徐庶与赵云等人果然不负所托。

然而!

采取上策风险不小。

倘若马腾与韩遂联手争夺长安,局势将急转直下!

所幸徐晃已率增援部队北上。

曹操略作思忖后下令:

调遣李典驻守武关,命韩浩即刻押送粮草入关,务必保障入关大军的后勤供给!

传令兵刚离去,又有军士来报:主公,鄄城来信。

莫非陈宫又寄来书信?

难道是叶先生再度开讲?

曹操与郭嘉皆眼前一亮。

曹操立即命人呈上信件,仍是一个带锁的木匣。

钥匙由另一路人马护送,此乃密钥分离之法。

即便有人截获木匣,没有钥匙只能强行破坏;若有人调包,曹操等人也能立即察觉。

开启铜锁。

匣中果然装着书信与一叠书稿。

曹操取信细阅,郭嘉则直接将木匣整个捧走。

抢先取出了匣中书稿!

奉孝你......着实过分!

呵呵,主公先看信,不必理会在下!

我提的是这个吗?

曹操眉梢倒竖,须发皆张。

手上却利落地拆开了信件。

司马仲达,魏国基业果然毁于你手!

刚扫过开头,曹操便怒不可遏。

此刻的司马懿虽未登极,却已架空曹魏。

其子更是肃清异己,剿灭勤王义师。

屠戮忠良,连曹氏宗亲也未能幸免。

见此情形,曹操怎能不怒?

好一个司马氏的晋朝!尔等实乃华夏罪人!

唾骂间继续浏览陈宫手书。

晋分东西二朝,北境沦入胡族之手。

南北对峙,北朝终归拓跋氏,南朝历宋齐梁陈四代。

隋虽一统却二世而亡,李唐初创时国力孱弱,几被**所灭。

武周代唐,女主临朝,古今独此一例!

读到此处,曹操先是一怔,继而露出玩味神色。

奉孝可曾设想,女子登基称帝,须眉大臣稽首称臣?

郭嘉闻言愕然抬头:

主公说笑,哪有女子为帝之理?

妇好不过统兵,宣太后仅掌权数载,吕后亦只垂帘听政。

曹操将信笺向前一递:不信自观。

叶先生所言岂会有假!

郭嘉好奇心大起,连忙放下竹简接过信函。

曹操趁机取走案头书稿,沉浸在新一期故事中。

女子称帝,当真稀奇!

李唐男儿竟容忍妇人当政,所幸最终复国,武周不过是场闹剧。

主公为何不语?

郭嘉抬头才发现曹操正专注阅读。

商讨正事呢!郭嘉伸颈欲窥。

曹操单掌挡住其面门:但说无妨,某听着。

这份一心二用的本事,当真不愧是奸雄。

《新编译本》

曹操正读着手中书卷,近侍忽报陈宫传话,道是《汉末三国志》已讲到尾声,询问接下来想听哪些后世传奇。

郭嘉拱手禀道:

“回主公,陈宫先生提及几部佳作,有《隋唐风云录》、《杨门忠烈传》、《岳飞全传》、《水浒豪杰志》。其中《隋唐风云录》专述隋末唐初群雄争霸;余下三部皆取材于宋朝。此外还有《残唐五代史演义》与《大明纪事》。”

曹操目光未离竹简,随口问:“奉孝以为,当先听哪一部?”

郭嘉略作思量:

“《隋唐风云录》名目简明,最易知悉乱世英杰事迹。至于《杨门忠烈传》,虽彰表忠义,恐只堪消遣。而后两部史演义更值深究——尤其《大明纪事》,既以为名,必含治国安邦之道。”

竹简突然被合拢。

“那便先讲隋唐。”曹操抚须笑道,“新旧王朝更迭,与当世多有暗合。”

郭嘉拊掌:“嘉正有此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我在三国支教》,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第139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第139章并对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