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老莫非没进过卫生院?叶辉蹙眉。
老医师面红耳赤:惭愧!往日行医屡遭质疑,直到听闻先生高论,方知中医亦能柳叶刀下起死回生。
当然,从客观角度来说,中医属于综合性学科,难以向患者明确解释具体病因,通常都是糊里糊涂地把病治好,因此人们往往难以真正理解和信任中医。
那么西医呢?
西医是清清楚楚地告诉你死亡原因。
中医呢?
中医是迷迷糊糊地让你继续活着。
这么一比较,西医确实更加直白明了。
人们总是更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认为亲眼所见就是 ** 。
对于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既不敢轻易相信,内心又充满惶恐。
对了华老,以前没有现代医疗设备的时候,你们用什么药物给病人做刮骨、放血、清创、接骨这些治疗?叶辉突然生出几分好奇。
虽然华老总想给病人开颅却没机会,但刮骨、放血、清创、接骨这些倒是家常便饭。
华老答道:我自己调配了 ** 汤剂,服下后病人基本就感觉不到疼痛了。为了更精准地控制痛感,再配合银针施术,就万无一失了。
** 汤剂?!叶辉惊讶地叫出声:您会配这个?从哪儿学来的?
这可是华佗发明的古方啊!
听说早就失传了!
没想到在这偏远山区的老人家居然掌握着这门技艺。
简直是天大的惊喜!
这个嘛...华老本想说是自己研制的,但看到张老在一旁使眼色,只好改口道:这是祖上传下来的方子。
祖传?
姓华?
难道...
这位华老是华佗的后人?
叶辉脸上顿时浮现出微妙的表情。
这个曹家村越来越有意思了。
怎么全是三国名人后裔聚居地?
而且还保留着那么多三国时期的风俗传统。
华老,您这下可要发达了!
要是让外面的制药厂知道您有这个秘方,还不得挤破头来抢您?
啊这...
华老有些发懵,就这玩意儿也有人抢?
曹老板不杀我就算开恩了,还能让我走?
叶先生,要不还是说说开颅术吧!华老转移话题道:您对人体结构的了解远超我们这些乡野郎中。
恳请您传授开颅之术,日后也好救治病人!
开颅?这华老怎么跟他的老祖宗华佗一个毛病,净想着给人开瓢。
叶先生,其实我也很想学习开颅术。张老也跟着说道。
虽然他擅长内科,但内科的根本还是建立在外科基础之上。
不通外何以医内?
这颅脑里究竟装着些什么呢?
“你们俩可真是人才,我算被你们打败了。”叶辉又好气又好笑,明眼人跟着我这个盲人学开颅手术,传出去都够吓人的。
既然他们诚心要学,叶辉干脆也不藏私,把基础的东西教给他们,省得他们总来打扰自己。
………………
“总算把这俩活宝打发走了!”
讲了一整天,叶辉嗓子都快冒烟,终于能喘口气。这俩人学习劲头太猛,哪像普通乡野郎中,分明是医学泰斗的料。
“先生,我又来啦!”陈宫的声音忽然传来,叶辉不由得皱眉。今天怕是又得废嗓子了。
“嗯?先生怎么……不太高兴?”
叶辉真想给陈宫一个大白眼。华佗和张仲景就是他引来的,居然还好意思问?也太没眼力见了吧!
“陈会计,今天华佗和张仲景缠着先生学了一整天,先生嗓子都快哑了!”典韦嚷嚷道,“你这时候还来,先生能高兴才怪!”
原来如此。
陈宫赶紧赔罪:“是我不对!我真不知道华佗和张仲景叨扰了先生一整天,明天我就让他们少来打扰!”
叶辉摆摆手:“不必了,华佗和张仲景是真正的好大夫,对医术钻研极深,既有天赋又有医德。他们想学,就让他们来吧。早点教会他们,将来我离开曹家村,也能有人替村民们看病。”
为了报答曹家村,叶辉也是豁出去了。他清楚自己的眼睛迟早会好,迟早要离开。不给村里培养几个靠谱的大夫,他走得也不安心。
“多谢先生!我代表曹家村乡亲们感谢先生的大恩!”陈宫郑重行礼,发自内心地感激。不得不说,叶辉对他们确实掏心掏肺。有时候陈宫甚至希望这里真是两千年后的曹家村,而非汉末乱世。但现实残酷,为了终结这乱世,他们只能继续对叶辉隐瞒 ** 。
“既然来了,今天也不能白跑一趟,我给你讲一段吧。”叶辉刚要开始,陈宫却提议:“先生,听说汉末三国的故事快讲完了,今天能不能重点说说司马懿?他可是三国时期举足轻重的人物!”
“单讲司马懿?”叶辉沉吟片刻,“你说得倒也有道理。”
(书法家挥毫泼墨,笔走龙蛇间,一幅关于司马懿的精彩评述跃然纸上:
当论及司马仲达,确需另辟篇章详述。此人与曹孟德堪称双璧,皆为乱世枭雄!
非但如此,其人更兼具龟息之功,较之曹操尤为阴鸷难测!灵珑朱批墨迹未干。
确与曹操堪称并世奸雄!
由此观之,司马氏实为晋室开创之基。
此论确凿无疑!
喜欢三国:我在三国支教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