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让咱们去试探徐州,袁术却坐享其成,实在可恨。
程普建议:“主上,依末将之见,不如趁曹操与荆州交战之际,我军溯江西进,直取江夏,诛杀黄祖,瓜分荆州!”
此言一出,帐中诸将皆跃跃欲试。
孙策眼中也燃起怒火。
张纮急忙劝阻:“不可!豫章新定,民心未附,粮草不足,周瑜水军尚未练成。若倾巢西进,万一失利,恐难返丹阳、吴郡,届时三郡恐易主!”
他继续分析:“庐江未得,袁术虎视眈眈。若见我军西征,必渡江夺取三郡。此前攻下庐江却被其部将接管,正是要控制长江咽喉。”
提及庐江,孙策怒意更甚。
寄人篱下,处处受制。
虽只是虚名,却关乎天下观瞻。
孙策拍案定夺:“休得多言!明日点兵一万,随我渡江再攻广陵!此番定要生擒夏侯惇,让刘晔尝尝厉害!”
次日,广陵城内。
刘晔对众将道:“近日孙军斥候活动频繁,料其即将渡江来犯。其用兵不过两种:一是直取广陵决战,二是分兵诱我出城伏击。”
黄忠提出新见解:“会不会两种并用?”
跟随叶辉征战,黄忠见识增长不少。
刘晔沉吟道:“确有可能,如此最为棘手。”
正商议间,忽有急报:
“报!孙策率五千兵马自江都登陆,正向广陵杀来!”
刘晔挑眉:“只带五千人?”
这与他预判颇有出入。帐中甘宁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黄忠与夏侯惇等人露出诧异神色。
没想到孙策的行动竟如此直截了当。
上次仅派五千兵马,还留了两千驻守渡口,这次竟全军压上,实在反常!刘晔沉思片刻道:
继续探查,务必弄清孙策究竟有多少兵马渡江南下!
半日后,新情报传来。
军师,孙策分兵五千,从海陵偏僻处登陆,一路奔袭海陵城,一路直取江都。
竟放弃舆国城,转而攻打江都与海陵。
此事愈发蹊跷?
看来这就是孙策此次渡江的全部兵力了!夏侯惇道:
子扬,快做决断,如何围剿孙策?
甘宁请战:
末将即刻率水师南下,封锁江面,断其归路!
黄忠默不作声,静待军令。
刘晔沉吟良久:兴霸不必前往大江。孙策必在江中埋伏精锐水师,若断其归路,一则逼其与我军死战,二则恐中埋伏,徒劳无功!
军师的意思是让末将直捣吴郡、会稽,袭其后方?甘宁道:
我军水师兵多将广,可分兵出击,定要给孙策一个惨痛教训!
劫掠钱粮人口,对孙策影响有限,难撼江东大局。刘晔摇头,
时机未到!
江北未定,若与孙策结下死仇,恐引发连绵战事,于我不利!
况且会打草惊蛇,日后更难对付。你此去只需以牙还牙,使其不敢北犯即可!
眼下我们需要的是时间,而非攻城略地!
见刘晔态度坚决,甘宁只得领命而去。
待甘宁离开,刘晔又道:孙策意图未明,且静观其变,看他是否真攻广陵城!
夏侯惇提醒:子扬是担心孙策效仿我军,中途改道袭取舆国城?
孙策帐下谋士如云,此次用兵比上次更稳健诡谲,不可不防!刘晔坦言。
一个时辰后。
最新战报传来。
孙策果然转向,又去攻打舆国城了!
途中必有埋伏!若追往舆国,必中其计!
刘晔凝视地图,沉声道。
孙策的策略与众不同,我们坚持自己的打法!
元让即刻率三千精兵南下,直取海陵方向的孙策部队。
汉升随我在广陵静观其变,看孙策如何应对。
夏侯惇得令后迅速整军出发,三千铁骑浩浩荡荡杀向海陵。
............
孙策军营。
主公,广陵守军果然出动,是夏侯惇领兵三千直奔海陵,并未朝舆国城方向来。
哨骑快马加鞭将情报传回。
孙策听罢,脸上露出耐人寻味的神色。
陈端也显得若有所思。
奇怪,刘晔在玩什么把戏?为何不按常理追击?
此次出征,孙策特意将谋士秦松替换为陈端。
这二位都是最早追随孙策的谋臣,且都是广陵本地人,对地形了如指掌。
因此深得孙策信赖。
孙策分析道:刘晔诡计多端,这定是想诱我军前往海陵,途中设伏!
丁奉建议:主公,不如直接攻打广陵,让夏侯惇在海陵干等着!
这正合孙策心意。
陈端却劝阻:此举不妥。若攻广陵,夏侯惇必回援。广陵城高墙厚,刘晔坚守不出,只会徒劳无功。
丁奉不服:那分兵佯攻广陵,引诱夏侯惇回援,中途截击如何?
解决了夏侯惇,刘晔困守孤城,广陵城外就是我们的天下!
孙策再次心动。
陈端依然反对:不可!刘晔定会防备。若广陵没有真正危机,夏侯惇不会急躁行军,伏击难以奏效,只会白白消耗时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