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既然李傕拒绝,作为死对头的郭汜或许会反其道而行。
宋忠将希望寄托在郭汜身上,却不曾想刚一开口,就被郭汜命人赶了出去。比起李傕,郭汜的怒火更盛——他恨的不是曹操,而是李傕和宋忠。在他看来,宋忠先去见了李傕,再来找他,分明是轻视自己。没当场杀了宋忠,已是给刘表留了颜面。而宋忠只能满腹委屈地离开。
另一边,被郭汜扣押的百官听闻曹操欲出兵的消息,纷纷振奋不已。
好!孟德果然愿发兵救驾!
当年他敢孤身刺董,后又遣大将入关诛杀董卓余党,如今又要讨伐郭汜、李傕,这份忠心,朝中无人能及!
当年若非袁绍等人裹足不前,十八路诸侯本可一举歼灭董卓。孟德因追击反遭伏击,险些丧命。多年过去,他仍这般刚烈忠勇!
刘表当真糊涂!区区南阳,让给孟德又如何?若无武关,大军如何入关中?
身为汉室宗亲,却与郭汜、李傕这等逆贼勾结,残害忠良,实乃不忠不孝!
有孟德出兵,重返洛阳指日可待。只是不知洛阳被焚毁后,经孟德修缮,能否再作都城......
——
寿春。
袁术冷眼睨着刘表派来的使者庞季,讥讽道:刘表与曹操不是盟友吗?怎突然想起要与我合作?
他至今难忘,当年在匡亭、封丘被曹操击败时,刘表趁火 ** 夺走南阳,逼得他只能渡过淮河,退守寿春。这份仇,他一直记着。
庞季曾为刘表劝降张虎、陈生等盗贼,能言善辩。此刻他恭敬回应:袁公明鉴,昔日我主受曹操蒙蔽,才与其结盟对抗袁公。事后我主深感愧疚,常言曹操狼子野心,得豫州必图荆州,实乃你我共同大敌。
如今曹操欲南下侵犯,我主特遣我来,望袁公不计前嫌,与荆州联手抗曹。若能取胜,退可保荆扬二州,进可夺豫徐之地。还请袁公把握良机,一雪前耻!
这番话,果然让袁术眼中燃起复仇的火焰。
——
若非有曹孟德从中作梗,我袁公路早该问鼎九州,成就 ** 之业。
汝南、南阳接连失守后,袁术深感实力受损,不得不转战扬州各郡。
此事容我三思,你先退下。袁术虽有意动,但终究不敢贸然与曹操开战。
他先打发走庞季,随即召来三大谋士议事。
片刻后,袁曜卿、阎主簿、杨长史三人联袂而至。
袁术将刘表遣使来意简明道来。
阎象当即出列反对:主公万万不可!
曹操取南阳是为经武关入关中,讨伐郭李逆贼以救天子,师出有名。若我军此时出兵,一则名不正言不顺。
二则恐被世人误解为与郭李同流合污,届时民心尽失,军心涣散!
这番话犹如一盆冰水,浇得袁术脸色阴沉。
他颇为不悦。这阎主簿总是这般处处设阻,每每议事都令人扫兴。
袁涣见状上前道:主公,此战也非全无胜算。
若刘表能守住南阳击退曹操,我军再出兵便不算违逆大义。
届时曹军新败,我军正可趁势北伐,收复豫州,进取徐兖!
这番话说得袁术龙心大悦。
还是曜卿知我。袁术厚颜道:此正合我意。在刘曹胜负未分前,我寿春大军绝不轻动。
说罢将目光投向杨弘。
杨弘会意出列:臣附议。可与刘表虚与委蛇,但不可结盟。当年他强夺南阳之仇,岂能轻易揭过?
另可遣孙伯符偷袭广陵,试探曹军在徐州虚实。
孙策名义上虽属袁术麾下,实则半 ** 。由他出兵,袁术既能撇清干系,又能让曹操无可奈何。
袁术闻言抚掌大笑:妙!妙!就依二位之策,我军静观其变。
......
邺城。
荆州使者王威求见袁本初。
主公暂不在城,贵使若有要事,不妨直言。
沮授接待时开门见山。
王威思忖片刻,将来意和盘托出。他想先探听袁绍麾下谋士之意,再见机行事。
待王威说明来意后......
沮授和田丰交换了一个眼神。
田丰斩钉截铁地说:曹操若真为讨伐郭李而取南阳,我邺城既无权过问,也不能出兵!
除非曹操夺下南阳后,不向西进兵反而南下,到那时他失信于人,我邺城才有理由出兵!
你还是请回吧!
王威呆住了。
他万万没想到邺城竟会一口回绝。
这分明是瓜分曹操势力的大好时机,怎么就白白放过?
难道冀州军被曹操打怕了?
连续两次 ** 都不敢反抗了?
曹操素来狡诈,讨伐郭李只是借口,实则是要强占南阳。若荆州放他进来,只怕有灭顶之灾!王威继续劝说:
荆州若失,袁公还能与谁南北呼应、共抗曹操?
没了南方的牵制,袁公如何安心在北方争霸?请二位多为袁公长远考虑,不要拘泥于虚名!
田丰气得胡须直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