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若冀州军追击,我等立即处决文丑!请将军速速撤离!
赵云心急如焚,策马奔至文丑身侧。
随我来!我已有退敌良策!
众将士闻言,只得放弃文丑,跟随赵云向平原方向疾驰。
未行五十步,赵云忽地转身张弓,箭矢破空而出,正中文丑背心。
文丑发出凄厉惨叫。
若冀州军胆敢再追,二百步外照样取文丑性命!
眼见赵云真下 ** ,颜良当即调转马头奔向文丑。
其余追兵稍作迟疑,仍有部分继续追击。
千骑合围之势已成,誓要困死赵云。
见追兵未止,赵云 ** 五箭。
一箭命中文丑左臂,一箭射向颜良坐骑。
另有羽箭直取三名冀州精锐。
五箭几乎同时离弦。
颜良等人心生惧意。
追击者纷纷勒马。
总算救下文丑性命。
二百步外,赵云率十骑策马狂奔。
与冀州追兵距离越拉越远。
颜良挥刀斩断文丑绳索,文丑即刻跃上战马:
全军追击!今日不杀赵云,誓不为人!
贤弟身中两箭,需立即疗伤!颜良急忙拦住文丑马头:
为兄代你追击,你且回营治伤!
言罢率众继续追赶。
距离拉远后,赵云神射难以施展。
颜良因此敢继续追击。
追至距平原十里处。
枯黄芦苇丛中忽现异动。
二百铁骑破苇而出。
玄甲墨盔,兵刃寒光凛冽。
正是曹操麾下虎豹骑。
颜良大惊失色,前锋部队瞬间被连弩射倒。
原来太史慈早已在此设伏接应。
赵云代其向袁绍传递好消息,太史慈终究放心不下。
故有此接应之策。
嗖嗖......箭雨破空之声不绝于耳。
连弩疾射如雨,冀州骑兵纷纷坠马毙命。
颜良急转马头喝道:速退!
太史慈虽仅率二百虎豹骑,人数仅为冀州精骑五分之一。
但芦苇荡中虚实难测,颜良不敢恋战,当即率部撤退。
太史慈也不追赶,转头去寻赵云。
子龙好手段!竟将袁本初气得暴跳如雷。太史慈追上赵云,满面春风。
赵云淡然道:袁本初气量狭小,未等我击败颜良,便派出十余将领合围。若非早有准备,恐难脱身。
太史慈笑道:以子龙之能,便是独闯袁营生擒袁绍也不在话下。冀州虽将多,然大多二三流之资。
赵云正色道:天下能人辈出,未见者未必无有。袁绍坐拥冀州,兵多将广,切不可轻敌。
太史慈肃然抱拳:子龙所言极是。若袁绍倾巢来攻,恐有不测。不如先回城庆功,权当为你接风。
赵云欣然应允。太史慈性情豪爽,武艺超群,更是曹操麾下独当一面的大将,值得深交。
话分两头。颜良等败将灰头土脸回到袁营,只见袁绍面沉似水,文丑跪伏于地。
末将无能......众将垂首请罪。
袁绍猛然拍案怒喝:废物!连个赵云都拿不下!冀州颜面何存!
众将慌忙跪地:末将罪该万死!
赵云身法如电,竟将河北众将尽数挑 ** 下。颜良、文丑这对冀州猛将,亦未能在他枪下走过三合。
废物!都给我滚!袁绍暴怒挥退众将,帐外犹闻其怒骂之声。待怒火稍平,他拍案喝道:太史慈、赵云辱我太甚,即刻发兵平原!
谋臣们闻言色变,纷纷进谏:
主公三思!此时出兵实为不智!
曹贼必有埋伏,恐中其计!
昔日公孙度轻取即溃,前车之鉴啊!
袁绍眼中凶光闪烁,最终强压怒火坐回主位:既如此,尔等有何良策?见众人噤若寒蝉,他猛地拍案:莫非要让本将军咽下这口恶气?
审配见状出列:公孙康新掌辽东,可遣密使安插眼线...话音未落,其余谋士已暗自叫苦——这分明是避重就轻!
逢纪眼珠一转,突然高声道:臣以为此败当究许攸之罪!此獠献计联辽,自己却滞留许昌,其间必有蹊跷!
许攸!袁绍咬牙切齿,想起这个始作俑者,新仇旧恨齐齐涌上心头。
许攸盛赞辽东军骁勇善战,精锐之师。
公孙度乃一方枭雄,威震关外诸侯。
然其部众竟不敌曹操麾下裨将于禁,四万水师尽数覆没。
若非许攸献策结盟,吾亦不会兴师十万巡边耀武。
天下皆知吾欲取青州,却临阵畏缩。
袁氏威名必将折损,声望一落千丈。
来人!彻查许攸,先拘其亲眷,增派兵马驰援许县。生要擒人,死要见尸!袁绍怒不可遏。
足见此番已对许攸起了杀心。
此时撤军,冀州将成天下笑谈。今日不议出万全之策,诸君皆不得归营!袁绍厉声喝道。
展露出前所未有的狠决之态。
显见犹疑者必遭严惩。
众臣皆知此番再难敷衍。
主公,可留部分兵马驻守,调主力移师渤海。幽州异动在即,宜早作筹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