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我将令,即刻停止城内搜捕溃逃士兵,开放所有城门,严禁继续封城!曹操特意加重语气:
我等乃为解救徐州百姓而来,是要助此地实现共同繁荣,绝非来烧杀抢掠!
遵命!
众将嘴上应得响亮,心里却嗤之以鼻。
共同繁荣?这种厚颜 ** 的话,也只有无牵无挂的曹操才说得出口。
再传一道命令,邀请郯城所有名门望族前来议事。我要与徐州贤才共商大计,为徐州的安定繁荣出谋划策。
陈登等人很快接到了传唤。
曹操动作好快,刚夺下城池就开始发号施令了。陈圭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此人可不好应付。
陈登分析道:恐怕是要我们立即履行承诺,维持徐州稳定,防止骚乱。
说不定是要杀一儆百!
又或者想挑拨我们徐州世族内斗!
......陈圭无语。
自家儿子整天都在琢磨些什么?
不多时,陈登父子故意迟到了一刻钟,待其他家主都已到齐,才步入州牧府。
陈登(陈圭)拜见曹公!
元龙和汉瑜总算来了,快请入座!曹操笑容满面道:此番攻克郯城,陈家贡献最大。元龙的计策尤为出色,既减少我军伤亡,又加速破城,当重重有赏!
陈登闻言暗自警惕——这是要捧杀他们!
刚到场就被推到风口浪尖,曹操究竟意欲何为?
曹公谬赞了,能效力于麾下已是我父子莫 ** 幸,岂敢贪功。陈圭上前一步道:
郯城各大家族才是真正的功臣,曹公要赏,应当赏赐他们。
曹操眼睛微眯,锐利目光锁定陈圭。在场其他世家代表听后,纷纷由羡慕转为钦佩。
陈圭主动推让功劳之举,既出人意料又令人舒心,瞬间赢得各大家族好感。
这老狐狸,果然狡猾!
曹操的谋士们都在心中暗骂。姜还是老的辣,陈圭确实不简单。有这样的父亲,培养出陈元龙这等人物也在情理之中。
汉瑜太过谦逊了!
是啊,汉瑜向来这般高风亮节!
曹操笑道:诸位都是功臣,不必推辞,人人都有封赏!
郯城虽已攻克,但治理徐州仍需倚仗各位啊!
“诸位的才学品性,我尚未熟知,不如借此机会,让诸位一展所长,也好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徐州的人才风貌。”
徐州一众世家互相交换眼神,齐声应道:“曹公之命,岂敢不从,愿供曹公驱使……”
…………
待徐州各世家悉数安抚妥当。
曹操向左右问道:“众卿如何看待今日徐州世家的表现?”
“主公,陈登父子心怀鬼胎,不宜久留徐州!”戏志才直言不讳:
“当调往鄄城听候差遣,断绝其与徐州的联络,以免陈家势力膨胀!”
今日陈氏父子的言行,分明有意统领徐州世家。
曹操轻轻点头——此话,叶辉早先便已提醒过。
曹操正有此意。
刘晔进言道:“徐州有西海徐宣、东阳陈矫,主公可征召二人辅佐刺史治理徐州。若有此二人制衡,陈氏一族便难成气候!”
曹操听罢抚掌大笑:“妙!子扬又推举两位贤才,从此徐州可高枕无忧!”
随后数日,曹操派兵分赴徐州各郡接管城防,同时擢升一批徐州本土俊杰,充实新设的刺史府。
琅琊臧霸等人也陆续赶至郯城觐见。
曹操委任张昭为徐州刺史,自领部分大军,携陈登父子返回鄄城。
至此,曹操尽得徐州,坐拥三州之地,辖民五百万,实力反超冀州袁绍,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诸侯。
然因缺乏战略纵深,地盘仍处四面受敌之境,隐患未除。
…………
寿春!
“报!曹操分兵五路攻取徐州,徐州守军未作抵抗。现曹操已夺取彭城、下邳、沛国、广陵、东海、琅琊诸郡,郯城昨日陷落,陶谦伏诛,徐州尽归曹操所有!”
虽早料此结局,袁术闻讯仍妒火中烧——沃野千里的徐州,竟被曹操轻易收入囊中。
反观自己,连扬州全境都未能平定。袁术怒拍案几:“传令孙策全力进攻刘繇!绝不容许他在扬州立足。待我全取扬州,定要……”曹操轻取徐州之事,更激起袁术的勃勃野心。
…………
北海!
“陶恭祖,非我不愿援手,实是力有不逮啊。”得知徐州易主,孔融颓然叹息:
“前番危局乃曹操为我化解,若此时南下,必遭天下人唾骂忘恩负义!”
实力与道义的双重桎梏下,孔融只能将目光转向北方旷野。
袁绍与公孙瓒争夺青州,在冀州和幽州的交界处展开激战,这场战役将决定他们的前程。
无论两人中谁取得青州,最终都会将孔融驱逐出此地。
公孙瓒完全是个丧失理智的狂人,沉迷战争无法自拔!
袁绍出身四世三公的名门,门下谋士将领众多,完全不缺治国理政之才,必定与孔融的施政理念大相径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