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作品:三国:我在三国支教|作者:言而美|分类:历史|更新:2025-11-26 04:58:18|字数:7284字

李进一时语塞,但见曹操等人都默不作声,也不敢多言。

叶辉的深不可测,远非李进所能揣度。

其强大程度,更是令他望尘莫及。

没看见连曹操在叶辉面前都毕恭毕敬。

许褚、曹洪等武将也都收起火爆脾气。

规规矩矩端坐,足见叶辉的威信。

到用膳时辰了!曹操起身道:

伯成今日有口福了,先生这里的膳食堪称一绝,各种珍馐美味日日翻新!

李进已然证明自身价值,在曹操眼中,此刻的他比吕布更为重要。

那真是托曹公的福,跟着您总能大饱口福!

叶辉准备的午膳果然丰盛,令李进赞不绝口。

主公,日后若有机会,请多带在下来先生处。李进郑重请求。

叶辉这里不仅有美食,更有精彩故事,能预知未来事态。

这些都让李进深深着迷,难以自拔。

今日带你来,正是此意。日后自当常携诸位前来。

............

徐州郯城。

对城中军民而言,这段时日堪称煎熬。

曹操引而不发,使得整个徐州风声鹤唳,却始终未见其进兵。

如何?鄄城究竟是否发兵?

陶谦等待曹操进攻等到近乎焦躁。

谁料曹操竟分兵往青州救援孔融,这着实出乎陶谦预料。

曹操觊觎徐州已久,竟突然调转兵锋去灭火?

这般诡诈之人,岂会存此善念?

探子斟酌再三方禀报:曹军仅遣曹仁率数万兵驻守任城边界,始终未犯徐州。倒是吕布自冀州南下突袭兖州,曹操似早得风声,布下十面埋伏迫其归降,并州铁骑尽数收编!

此话当真?陶谦踉跄后退,面如土色。

这绝非喜讯——吕布既降,非但未扰乱兖州,反为曹操添了虎翼。得此绝世猛将,曹军再攻徐州岂非探囊取物?

奸雄得虓虎,天下谁人可敌?陶谦苦笑唤来麋竺。

主公已知吕布之事?麋竺刚进门便道破玄机。

陶谦瞳孔微缩——自己方获密报,商贾竟已尽知?

兖州商路畅通,曹操故意放任消息扩散。麋竺叹息,此乃攻心之计。

见幕僚皆作壁上观,陶谦唯能寄望于这位商界巨子:子仲直言,徐州当如何?

沉吟良久,麋竺终道:恕我直言,若硬抗曹军,恐有灭顶之灾。不如割让数郡暂避锋芒,以待天时。

商人重利,此刻竟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陶谦好比一支即将跌停的夕阳股,再死守只会血本无归。

麋氏家族急需寻找新的政治靠山。

更要从长远考虑家族在徐州的产业根基。

若徐州彻底糜烂,麋氏百年基业恐将毁于一旦,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割让疆土...陶谦初显踌躇,沉吟片刻后叹道:

子仲,为保徐州太平,老夫愿作让步。此事就劳烦你派人前往鄄城斡旋。

深知麋氏在兖州人脉深厚,陶谦索性将此事全权托付麋竺。

麋竺面露难色,终究应承下来。

他太明白这个枯瘦老者的手段——若敢推辞,陶谦临死前必让麋氏陪葬。

回府后,麋竺立即召来胞弟麋芳,命其连夜奔赴鄄城。

此行首要完成陶公交托,但切记量力而行,万不可开罪曹公。

其次要暗中考察鄄城虚实,研判曹操器量。或许我族未来存续,就要系于此人。

麋芳肃然应道:兄长放心,弟必谨慎行事,为家族寻得最佳退路。

将死之人陶谦,已不值得麋氏再押注分毫。

............

邺城。

自驱赶吕布后,袁绍集团始终翘首以待。

期待这头猛虎能在兖州掀起惊涛骇浪。

袁绍与许攸对此计信心十足,寄予厚望。

报!吕布大军已渡黄河,攻入陈留!

再报!吕布在陈留如入无人之境,劫掠粮草后东渡濮水,兵锋直指鄄城!

袁绍击掌大笑:干得漂亮!

照此攻势,曹操老巢指日可破。

许攸拱手道:恭喜明公,兖州大乱在即,曹操后方不稳,我冀州可高枕无忧矣!

众谋士相视而笑。

终于能遏制曹操扩张,为剿灭公孙瓒赢得喘息之机。

急报!吕布兵临鄄城... ** 埋伏...现已投降曹操!

惊雷炸响!

厅内死寂。

袁绍猛地起身,又踉跄扶住案几:再...再说一遍?

袁绍听闻吕布归顺曹操的消息,顿时气血上涌。

主公,吕布已归降曹操,兖州未受丝毫损失。探子如实禀报。

许攸踉跄起身,难以置信:荒谬!吕布怎会投降曹贼?

袁绍双目赤红,厉声质问:曹操何德何能,竟能让吕布俯首称臣?

他想起吕布在冀州时的桀骜不驯,如今却对曹操唯命是从,这让他难以接受。在袁绍看来,吕布宁可战死也不该投降那个阉宦之后。

众谋士面面相觑,郭图上前劝道:主公,此事尚需核实。不如先遣使前往鄄城查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我在三国支教》,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第70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第70章并对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