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雍拱手道:先生明鉴。我主困守孤城,粮草断绝,兵微将寡,恐难撑至来年夏收。伯圭将军正与冀州激战河间,亦无暇援手。为保全军民性命,唯有请曹公接管平原。
原来意在借粮。
陈宫眼中闪过一丝疑虑:刘备当真窘迫至此?莫不是又施诈术?此人前科累累...
郭嘉自始至终眯着眼,神色渐冷。
戏志才追问:玄德公欲往何处?他与伯圭将军同出卢植门下,若弃城而走,岂不污了师门清誉?
堂上众臣皆冷眼旁观,看简雍如何应对。
我主自有考量,断不会令曹公受损。简雍避实就虚,转向曹操:若能暂借新粮渡过难关,来日必当厚报!
众人恍然——竟是盯上了新得的土豆玉米!
主公三思。郭嘉突然开口:豫州新附,筑城耗资甚巨,恐无余粮外借。
陈宫亦劝:此事涉及盟约,当慎之又慎。
见众人推阻,简雍急道:曹公素有仁德之名,岂忍见平原百姓饿殍遍野?只要肯借粮,我主愿...唯曹公马首是瞻!
说罢呈上密信。
曹操眸光微闪——竟连这等承诺都肯作,看来刘备真是走投无路了。
昔日若不知刘备为人,或如讨董时那般惺惺相惜。
而今思之,唯余冷笑。
背主负恩,危时求援。
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那俯首听命之语,怕也是虚与委蛇。
穷途末路方来假意依附,妄借皇叔之名沽名钓誉。
来人,且带宪和先生暂歇,借粮容后再议!曹操拂袖道。
简雍见书信未览便遭推拒,顿失从容。甲士近前相请,知其势难转圜,只得黯然而退。
曹操阅毕帛书,面沉似水,掷与陈宫:诸君且观,刘玄德这借粮手段,倒可效法!
陈宫览罢怒极:好个空手套白狼!兖州良种岂是几句虚言可换?
戏志才冷笑:几句寒暄便想主公倾囊相助,倒似主公欠他一般!
帛书传至郭嘉手中:刘备这是要认义父呢!此獠不除,终为兖州大患。转递荀彧时又道:困鸟欲脱樊笼,效颦明公霸业,断不可纵!
荀彧示于荀攸:平原不过弃子,信中半字不提。纵欲示之公孙瓒,亦无把柄可抓。
众谋士嗤之以鼻。
程昱谏言:当严查良种外流,世家大族亦需监管。此物乃荡平诸侯之根基!
曹操将传阅完毕的竹简掷入炉火。
奉孝,加派密探紧盯平原。
郭嘉拱手:已布天罗地网,刘备纵有万般心思,也难逃耳目。
弃平原如敝履,所图非青即徐,不可不防。
陈宫沉吟道:“幽州恐有异动,刘备此人心怀大志,且极善韬光养晦。”
曹操明白陈宫的忧虑。
然此事急不得,遂宽慰道:“无论各路诸侯如何动作,我等只需依计行事,稳扎稳打,先经营好镇东将军府所辖两州之地。”
“待羽翼丰满,天下大势自可掌控,纵有变故亦不足惧!”
眼下最缺的便是时间。
有叶辉所献新奇之物,若能善加利用,必可立于不倒之地!
…………
“先生,这活字印刷术当真妙极!抄录之苦迎刃而解,印书之速何止提升千百倍,省却无数工夫!”
曹昂带人试毕叶辉所赠活字印刷模板,欣喜若狂。
叶辉道:“既已验证无误,便将此模板带回村中吧。”
虽他手中尚有九十九套,却未悉数取出。
想来一套已够曹家村使用。
待这套用旧,再续新板不迟。
“谨遵先生之命,我这就命人送往村公所!”曹昂拱手:
“日后先生若有印制之需,吩咐一声便是。”
叶辉颔首:“你先将往日所学整理成册,印好后一部存于村公所,一部置于学堂藏书阁。”
“学生这就去办!”曹昂转身欲走。
叶辉唤住道:“且慢,这儿有几样菜种,带回村中分与众人栽种。”
典韦、许褚当即从偏房搬出南瓜、花生、葵花、辣椒、番茄等种子。
叶辉又细细讲授各类菜蔬的栽培之法。
虽非主粮,却是调膳佳品。
曹昂凝神静听,运笔如飞,将要点尽数记于纸上。
待春暖花开,这些神种入土。
夏秋之际,美味可期。
思之令人食指大动!
…………
寒尽春生!
积雪消融,草木萌新。
南归雁阵掠过鄄城上空。
一支商队自西而来。
经千里跋涉,终从长安抵至兖州鄄城。
“严夫人,路上嘱咐之事可还记得?”
商队入城后,停在一处冷清宅院前。
四周街巷空无一人,寂静中暗藏肃杀之气。
四下民宅暗藏杀机,唯有死寂笼罩此地。
诸位夫人且放宽心。曹洪沉声道:那厢院落住着位通晓天机的隐士,若非他出手相救,尔等早遭郭李毒手。
隔壁小院乃诸位在兖州暂居之所,无事不得惊扰隐士,更不可踏出院门半步。
待温侯他日亲临鄄城,自当阖家团圆。那时方可在城中自由走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