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早有所料,当即奉上锦盒:愿以此物为质,请明公准许我统领旧部,为君征战。念在先父薄面,望予成全。
袁术见匣中之物,霎时瞳孔骤缩。
传国玉玺!
那缺角镶金的镇国之宝,令他呼吸急促。
多年传闻终得一见。
伸手欲抚,又猛然惊醒。
献此重宝,可谓奇功一件。
考虑到孙策年纪尚轻且实力单薄,即便攻下一郡之地,自己也有计策接管,于是应允道:也罢,我令黄盖等人率你父亲遗留的一千老卒暂归你指挥,望你承袭父风,奋勇破敌。
孙策暗自长舒,终是取回父亲旧部。
只是传国玉玺就此易手,孙氏再难触及。
终究留有几分不甘。
玉玺啊玉玺,今日暂且割爱,他日必当夺回!
你本属孙氏,我孙策立誓,此生若不夺回,誓不为人!
权衡利弊后,孙策忍痛献出玉玺,随即率千名孙坚旧部渡江南下,开启霸业征程!
成了!成了!
首张纸浆出水了,动作轻些,别搅乱,滤水要稳......
继续抄纸,手法需柔需快需轻......
湿润的纸页自抄纸帘翻揭而下,层层叠压,水珠顺着重力不断滴落。
众人不敢松懈,全神贯注直至压榨去水,方将成叠纸页逐一揭开,贴于焙墙之上。
鬃刷轻抚,纸面渐平!
转眼间焙墙已覆满新纸。
随着焙墙升温,潮湿的纸页逐渐蒸干水汽,化作挺括素笺。
虽未最终揭取,但观其色泽匀净、厚薄均匀,匠人们心知此番改良已近成功。
只待彻底干燥后试墨,若无晕染之弊,便是大功告成,众人皆有封赏。
揭纸备墨!
恭请大公子试笔!
曹昂见工匠呈上新纸,展平后挥毫写下龙腾华夏四字。
素笺吸墨均匀,笔锋过处墨迹凝而不散,浓淡相宜。
妙极!
见此情形,众人喜不自胜。
成了!
好!好!好!新纸功成,造纸坊上下俱有封赏!曹昂难掩激奋,连声赞叹。
坊间工匠闻言,喜悦之情更甚于曹昂。
来人,速将新纸呈送父亲,禀告新纸已成,天下文脉当兴!
侍从当即取纸卷封,快马疾驰报讯。
未几,曹操携陈宫而至。
父亲!
明公!
众人纷纷行礼,曹操摆手道:免礼,诸位辛苦!
(
【
曹操踱步巡视造纸坊,逐一检视各道工序,眼中兴致愈浓。
当他瞥见成摞的白纸堆叠如砖,顿时眸光熠熠:“妙极!自此便有无尽上品白纸,书写绘图皆属当世无双!”
“往后竹简皆可替换为纸册,既省去搬运之累,又能随身携带,访友行军再无忧矣!”
一卷竹简所载,不过薄薄一纸——如此轻便,堪称变革。
陈宫拱手道:“主公创此伟业,曹氏必名留青史。此物更是逐鹿中原、振兴华夏的根基。”
“当全力扩产,压降工本,令官府学堂尽享其利。”
“造!给吾昼夜赶工!”曹操抚掌高喝,“另设新坊,增产白纸!裁毕的纸即刻送至叶先生处,万不可延误。”
曹昂应声:“儿臣这就督办,今日所产尽数送往。”
自此,记录叶辉言谈授课再无需遮掩,更不必编造曹家村无纸的借口。
“公台,今夜当与先生共饮。”时值隆冬,造纸已成,然宏图方启,曹操心中仍存忐忑,欲寻叶辉解惑。
陈宫点头:“砖房事宜已近尾声,正可借先生雅处稍憩。”
二人虽手握权柄,实则如临深渊。唯有在叶辉院中,方能卸下重担,如寻常人般 ** 言欢。
——
未入院门,肉香已扑面而来。
“曹掌柜,陈账房,速来入席!”叶辉的声音隔墙传来,“早算准你们会为造纸之事登门。”
曹操与陈宫相视一笑:“先生真乃神机妙算!”
跨过月洞门,但见院中八仙桌旁围列各式木椅。铜火锅在炉上翻滚,肉块随红汤沉浮。侧案青蔬层层铺展,皆是暖棚新摘的时鲜。
两侧搭起北方常见的土炕大棚,顶部架设木架,铺着玻璃坊新制的透明玻璃。
冬日暖阳透过玻璃洒落,鄄城内外顿时温暖如春。
趁热吃吧,天寒地冻的,早点吃暖和些!叶辉招呼二人入座。
许褚与典韦早按捺不住,直接围住另一个铜锅大快朵颐。只听几声,两人已吞下满碗菜肴,动作之快令人咋舌。
为此叶辉特意备了两口火锅——若与这二位同锅共食,只怕还没尝出滋味,锅中就已空空如也。
哈哈哈,叶先生盛情,岂敢不从?开动!
曹操搓着双手,麻利地抄起筷子,转眼间便堆了冒尖的一碗。但见鹿脯夹羊肉,莼菜裹鱼丸,竟是半点也不客气。
先生......今日该讲官渡之战了吧?陈宫咀嚼间含糊问道。
热气蒸腾间听传奇,方是吃火锅的真趣。若无故事佐餐,这沸腾的铜锅也少了三分滋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