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作品:三国:我在三国支教|作者:言而美|分类:历史|更新:2025-11-26 04:58:05|字数:7236字

莫非天下才学共一石,叶辉独得九斗九升?

这个年轻人实在令人心惊。

蔡贞姬惊得张圆了小嘴:姐姐,这位叶先生莫不是神仙下凡?

他定是妖魔化身,否则怎能容纳这般海量的学识?

蔡琰轻抚妹妹的发梢,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叶大哥的才华举世无双,或许正因如此,上天才让他双目蒙尘。若非这般,世间再无人能与他比肩。

下次我带你去亲自见识,你自会明白。

太好啦!我要去偷师学艺,把他所有本事都学过来......蔡贞姬雀跃拍手,童言稚语引得蔡邕父女失笑。蔡琰轻捏妹妹脸颊,嗔怪地瞪了一眼。

【先生请看,青砖与红砖本是一母同胞。原料工序大抵相同,皆以黏土塑坯,晾晒后入窑经受九百度高温煅烧。

然青砖质地更坚,抗蚀性强,古朴典雅,暗合儒家中庸之道,确是建房筑墙的上佳之选。

今日叶辉讲授建筑用材,着重剖析青红二砖的特性。

当世建筑可分两类:显贵之家多以青砖起屋筑城;寻常百姓则以夯土为墙,茅草覆顶。

叶辉话锋一转:然青砖弊端亦不容忽视!

产量稀少,造价高昂,工艺繁复,更严重污染水源,实难推广普及,遑论造福黎民百姓。

红砖虽不及青砖耐久,却胜在产量丰沛,成本低廉,烧制周期短。正适合百姓建造安身之所。

纵需勤加维护,亦可保百年无恙,足可庇佑四代子孙。

若四代之后仍不思进取,妄图一屋传续千秋万代——这等只知啃噬祖业的家族,合该败落!

曹昂和曹安民、曹休交换了一个眼神。

叶辉的提议确实令人深思。

青砖虽能历经千年风雨,但世上又有几个家族能延续千年香火?

指望着靠一栋宅院庇护子孙后代,既是痴心妄想,更显可悲可叹。

不思进取的家族,注定走向没落。

安于现状的国家,终将自取 ** 。

所谓千秋基业,不过是痴人说梦。

先生,这改良红砖的烧制工艺,如何提升单窑产量,又该如何增强砖块硬度?曹安民拱手请教。

叶辉从容应答:单纯扩大单窑规模只是杯水车薪,唯有推行自动化和机械化,才能实现规模化生产......

自动化机械化这些新鲜词眼让三位年轻人眼前一亮。

经过详细讲解,他们终于理解了这些新概念。

叶辉接着阐述了具体实施方案。

可咱们这穷乡僻壤,既买不起设备,也找不到货源,这机械化该如何着手?曹休提出疑问。

叶辉略作思索:不妨先推行半自动化改造,自制简易设备,优化生产流程......

在叶辉的指导下,曹家村的新砖窑开始筹建。

曹昂等人认真记录每处细节,暗自盘算着要将这套模式推广至整个兖州,让更多百姓和驻军早日住上结实的红砖房。

眼下正值夏末,工期十分紧迫。

所幸前线捷报频传,匡亭之战即将落幕,可以抽调更多人力投入建设。

今日就到这里,你们回去与村里长辈商议。若有疑问,随时来问我。叶辉略显疲惫地结束授课。

这些实用技术的传授,比寻常课业更耗心神。

三位 ** 带着工匠告辞离去,众人对新建砖窑的规划已了然于胸。

与此同时,配套的石灰窑、瓦厂、木材加工场也需同步建设,还要组建专业的建筑施工队伍。

事件背后另有隐情,相当曲折离奇,绝非曹昂等人能够独自处理的。

…………

送走曹昂一行人后,午后阳光正好。

蔡文姬携胞妹蔡贞姬前来拜访。

叶公子,这是家妹蔡瑜。

这丫头性子活泼,听说您这里有许多新奇玩意儿,大清早就缠着我要来开眼界呢!蔡文姬含笑向叶辉引见。

叶辉抬手欲抚蔡贞姬的发顶,小姑娘机灵地闪身避开。

不料叶辉精通听声辨位之术,转瞬间便重新锁定她的方位。

倒是个古灵精怪的小机灵鬼。他笑道。

最终那只温暖的手掌还是轻轻落在了小丫头发间。

蔡贞姬瞪圆了眼睛:您能看见?

不能。叶辉摇头。

那您怎能预判我的动作?小姑娘满脸不可思议。

叶辉唇角微扬:这叫第六感。

当视觉消失时,这种感知会变得格外敏锐。它就像另一双眼睛,能帮我们洞察周遭发生的一切。

虽然听不明白,但感觉好厉害!蔡贞姬惊叹着指向庭院里的新奇装置,那个又是什么?

貂蝉温声解释:这是供水塔,有了它就能用上自来......

趁着貂蝉带着蔡贞姬参观宅院,叶辉与蔡文姬并肩向学堂走去。

文姬,前些日子听曹公提及村里的生育现状,当地的医疗观念仍十分陈旧。

许多女子都深受其害。我想请你牵头推广科学的妇幼保健知识,不知你意下如何?

蔡文姬闻言怔住,难以置信地打量着叶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我在三国支教》,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第43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第43章并对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