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作品:三国:我在三国支教|作者:言而美|分类:历史|更新:2025-11-26 04:57:56|字数:7312字

“且慢!兄长,小弟听闻蔡邕之女早与河东卫氏定亲?”曹洪迟疑道。可莫要为先生寻了位嫠妇,若先生不喜此道,恐适得其反。

曹操抚须朗笑:“子廉只知皮毛!那卫仲道纳采当日便旧疾骤发而亡,蔡氏女至今仍是完璧。世人皆道她命克夫君,故而无人敢聘,始终随侍蔡邕左右。”

此事隐情,曹操最是清楚。

陈宫与曹洪闻言释然,前者肃容竟透出几分促狭:“如此说来,此女合该与叶先生缔缘,常人无福沾染。”三人相视大笑,满室生春。

议定蔡昭姬之事,曹操忽正色:“尚有二要务亟待处置!”

“其一须速迎家父脱离徐州险境,绝不可再遭陶谦毒手!”

“其二先生今日提及乘氏李进,言其可败吕布。此等绝世猛将,纵未列二十四名将,武力恐犹在奉先之上。当速延揽,为我所用!”

当此用人之际,曹操恨不能网罗天下英才。

曹洪抱拳道:兄长,待我寻到许褚后,便赴琅琊接叔父来此!

不可!陈宫断然阻止:

主公,无论何人前往,曹公携带贵重物品都极易招致祸端。

钱财易惹是非,纵使陶谦不动邪念,泰山贼寇亦会出手,旁人难免起贪念。

曹操拧眉道:依你之见当如何?

属下建议,不如让曹公将这些家产尽数花用,而后轻装简从暗中启程,方能避人耳目。陈宫眼中精光一闪:

我军正缺粮草,何不令曹公在徐州采买?亦可派人赴豫州、扬州收购。此外还需多购铁料,安置百万黄巾众需大量农具。

曹操听罢双目炯炯,抚掌赞道:妙计!当真妙计!

如此既免去运送钱财之劳,又分散花销。待陶谦等人察觉,为时已晚!

更能为我军预先储备战时军粮。

陈宫继续献策:若谋划得当,更可借此削弱陶谦、袁术实力,行釜底抽薪之计!

哈哈哈,公台如今愈发足智多谋了!

......

次日拂晓,曹洪便启程前往谯县。

曹府门前喜鹊喳喳鸣叫。

曹操处理政务至午时,忽闻前院人声嘈杂。

禀主公,有颍川来的叔侄二人前来投效!

颍川人士!

曹操眼中顿现喜色。

颍川多英才,皆负经天纬地之能。

曹操即刻出迎,见府外停着马车。

车旁立着两位青年。

二人皆二十余岁,衣冠楚楚,气度不凡。

曹操拱手道:请教二位高士姓名,曹某在此有礼了!

二人对视一眼,齐声作揖:

颍川荀彧拜见明公!

颍川荀攸拜见明公!

荀彧!

曹操心头狂跳。

这不正是我渴求的辅弼之才。

想起叶辉曾盛赞荀彧之能,曹操难掩激动:竟是文若与公达二位大贤!曹某何德何能,得二位王佐之才相助,实乃三生之幸!

荀彧叔侄见曹操求才若渴,相视而笑。

与袁绍不同,曹操这番热忱发自肺腑。袁绍虽好养士,却如昔年稷下学宫般徒有其表,既不善用才,更不重才。

且改原文如下:

不过是一种表面上的爱才重贤罢了。

曹公过誉了,我等此次前来投奔,只为寻得安身立命之处,施展所学,为兖州百姓谋福!荀攸谦逊答道。

曹操当即相邀:二位先生快请入内,我们到厅中详谈治国安邦之策!

见曹操如此热切,荀彧与荀攸相视颔首。他们正想试探这位主公的真实抱负与理政理念。

三人入内长谈,宾主尽欢。最终曹操任命荀彧为行军司马,荀攸为行军教授。

两日后,陈宫引荐一人入府觐见。来者正是程昱!曹操大喜过望,当即召来荀彧、荀攸共议兖州未来大计。

四位谋士各抒己见。程昱提议:听闻文若交游广阔,慧眼识人,何不为主公举荐几位颍川贤士?

曹操闻言面露期待。荀彧沉吟道:确有布衣能人,只恐主公......

未待说完,曹操朗声道:文若多虑,我用人唯才,不问出身!说着指向程昱:这不就是明证?

荀彧遂道:那我便修书举荐戏忠戏志才,此人嗜酒如命,现居长社,只是不知是否尚在人世。

曹操当即表态:即刻派百人队寻访,必不让贤才埋没乡野!

此时荀攸也举荐:刘晔刘子阳,乃光武帝之后,精通器械,现居淮南成德。

听到刘晔之名,曹操与陈宫交换眼色。荀攸不解,陈宫解释:我们早闻其名,苦于不知去向,今日得公达举荐,实乃天意!

公达真乃吾之子房也!曹操大笑,急催荀攸修书,当即派使者分赴颍川、淮南。

刘晔到后,又举荐满宠满伯宁与吕虔吕子恪二位贤才。

曹操素闻二人声名,便征辟为帐下幕僚。

满宠与吕虔共举贤才,乃陈留平丘人士毛玠,字孝先,素有清名。

彼时虎将许褚、李进相继投效曹营。

曹军声威大振。

明公,末将自任城国归来,察觉徐州兵马异动,似有进犯鲁国之意!吕虔谏言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我在三国支教》,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第17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第17章并对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