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儿子站稳脚跟的消息,曹嵩立即携带幼子曹德及全部家当启程前往兖州,欲以雄厚财力助长子壮大势力。
诸位可知随后发生了何事?
若得父亲资助,我军实力必将突飞猛进!曹操激动地说。
叶辉将目光转向陈宫。
此刻陈宫满脸困惑与震惊。这番叙述完全超出他的认知范围——曹操何时讨伐过袁术?何时就任兖州刺史?这些闻所未闻的事迹,简直如同臆造的故事般荒诞。
见陈宫 ** ,曹操急忙使眼色催促。陈宫只得硬着头皮应道:曹公莅临兖州,定能使此地更加繁荣,助曹将军如虎添翼!
大谬不然!叶辉斩钉截铁地否定,曹嵩非但未能带来助力,反而让曹操错失发展良机!
二人交换着难以置信的眼神。以曹操的才干,获得父亲巨额资产后怎会不善加利用?
叶辉见状继续道:巨额财富谁不动心?陶谦闻讯立即派出精锐骑兵夜袭曹嵩车队,不仅杀害曹嵩,更劫掠全部家财。若非幼子曹德侥幸脱逃报信,此事恐怕永远石沉大海。
什么?!曹操闻言如遭雷击,一拳砸在石桌上,双目赤红,陶谦老贼!竟敢如此!
确实有失州牧体统。叶辉摇头道,正因如此,曹操才会盛怒出征徐州。陶谦吓得魂飞魄散,不久便一命呜呼了。
听闻仇人遭此报应,曹操胸中怒火才略得平息。
陈宫挑眉道:叶先生所言的三国轶事......关于陶谦的描述未免太过庸碌,据在下了解,此君实乃枭雄之姿!
初掌徐州之时,当地豪族势大,他硬是率领丹阳精兵血洗了徐州世族,才真正掌控大局,坐稳州牧之位。
此后更是励精图治,剿灭徐州黄巾乱党,将这片土地治理得物阜民丰,人烟稠密啊!
这般人物竟会被曹操吓出病来,陈宫实在难以苟同。
虽不知叶先生讲述的三国故事为何如此编排,更不解曹操为何深信不疑,但他总觉得其中颇有蹊跷。
听罢陈宫这番剖析,曹操也将探询的目光投向了叶辉。
似乎确有几分道理。
叶辉抚掌而笑:阁下只见表象,未窥全豹!
愿闻高见。陈宫拱手请教。
叶辉娓娓道来:只因曹操为泄私愤举兵伐徐,连克鲁国、彭城,直逼东海郡郯县城下。
大军所过之处烽烟四起,十万生灵惨遭屠戮,尸骸堆积令泗水断流。
曹军更掘尽沿途坟冢,致使无数枯骨曝于烈日之下!
试想,这般滔天罪孽皆要算在陶谦头上,他又怎能安枕无忧?不忧思成疾才怪!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曹操勃然兴兵。
十万黎民遭殃。
鸡犬不留,泗水为之阻断。
这......岂是常人所能为之?
陈宫再看向曹操的眼神已带异样。
连曹操自己也愣住了。
寡人......竟如此残暴?
这绝非孤之所为!
岂会纵容将士行此恶行。
堂中一时寂静无声。
陈宫只当是个离奇故事,并未深究。
曹操却陷入深思。
若父亲当真死于陶谦之手,孤是否会丧失理智,铸此大错?
如此 ** ,如何能得民心?纵然夺得徐州,怕也难以长治久安。
昔日的屠龙少年,难道真要化身肆虐百姓的恶龙?
正听得入神的典韦见三人沉默不语,嚼着薯片含糊问道:先生,那曹......可曾攻下徐州?后来如何?
不得不说,先生给主公编的这段故事,着实精彩绝伦。
叶辉继续讲述:这就要说到陶谦病故的第二个缘由了。
陶谦的几个儿子都是平庸无能之辈,他自己对抗曹操尚且吃力,若将徐州交给儿子们,迟早会被曹操吞并。因此,陶谦向孔融求援,恰巧刘备当时正在孔融那里!
孔融便请刘备出兵救援陶谦。
刘备毅然决定驰援徐州!
曹操回过神来,眉头微蹙。
刘备手下兵微将寡,也敢来救陶谦?
这岂不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不过,他的结义兄弟关羽、张飞皆是勇冠三军的猛将。
这股力量确实不容轻视。
先生,刘备真的出兵了吗?
这次发问的是陈宫。
他见过刘备,知道其实力有限,兵马稀少。
叶辉答道:刘备已率数千兵马南下,突袭了曹军先锋于禁的营地。于禁不敌张飞,败退而走!
于禁?他不是鲍信的部下吗?怎么成了曹操的人?
陈宫越听越困惑。
曹操追问道:后来呢?就算刘备小胜一场,也改变不了大局吧?
几千羸弱之兵,岂能扭转乾坤?
叶辉继续道:谁知曹操因兖州突发变故,被迫撤军。这般阴差阳错,反倒成就了刘备的仁义之名。
陶谦为表谢意,假意要将徐州牧之位让给刘备。
刘备本欲接受,却被谋士简雍劝阻。
陈宫好奇道:面对徐州这般诱人的筹码,刘备竟能忍住?这简雍说了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