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承业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对方允低声道:“看到了吗?这‘培元’之策,每一步都是在和旧有的利益、旧有的观念争斗。陆文德是明面上的豪强,这些遍布乡野的宗族、地主,才是更普遍、也更顽固的阻力。”
方允点头,年轻的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下官明白。唯有让新政的好处,真正落到更多百姓头上,让他们成为新政的扞卫者,我们才能站稳脚跟。”
除了水利与垦荒,另一项“培元”的重要举措——蒙学,也在艰难推行。在瓜洲和几个较大的屯堡,利用抄没的逆产房屋,挂起了“义学”的牌子,聘请了一些落魄文人或是军中识字的退役老兵担任塾师,免费招收军卒、工匠及乡勇子弟入学。课本是统一编印的《千字文》、《百家姓》以及一些简单的算术、农事常识。
起初,响应者寥寥。许多百姓觉得读书无用,不如让孩子早点下地干活或学门手艺补贴家用。直到林慕义亲自下令,凡入义学孩童,其家庭可减免部分丁银或劳役,并且学得好的,将来有机会进入官府或军中担任文书、吏员,报名的人才逐渐多了起来。
琅琅的读书声,开始在一些从未有过学堂的角落里响起。那声音虽然稚嫩,却仿佛带着一种穿透沉沉暮气的力量。
“培元”之策,便如同这春雨,悄然浸润着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它或许缓慢,或许会遇到更多的阻力与反复,但它所指向的,是一个更加稳固、更有生机、也更能承载未来梦想的根基。这根基,由疏浚的河道、新垦的田亩、稚子的读书声共同构成,正在江北的沃野上,悄然铺展。
喜欢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