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议政殿鸦雀无声,太上皇在平衡,利春只顾涮火锅。
他把涮好的肉都夹到赵老将军和太上皇碗里。
太上皇夹起肉,缓慢吃了起来。
利春不同,他像往常一样,边涮边吃,还时不时夹些给另两位。
赵将军见两人如此,也吃了起来。
另两围人,却没有一个人动筷子,都竖着耳朵在听着。
太上皇吞咽完嘴上的东西后,放下碗筷,正要开口。
赵将军抢先说话:“你们都回去吧!我们三人继续吃火锅。”
赵大人听出父亲的意思,先站了起来离开。
接着是李大人,刘莘,赵锤子和其他从臣,都陆续站起来离开。
另一围的女人们还傻傻坐着,没有领先离开。
利春只好对着自己的女人们说:“老婆们,都回去好好休息。”
赵铁妞大胆地问:“都离开吗?门外的也都走吗?”
“都走吧,门外的也让他们离开。”
“铁妞妹妹,老公能自保,我早点回去休息吧。”
所有人都陆续离开议政殿,只剩身份特殊的叶明月不知怎么办。
正当准备离开时,利春却把她叫住:“明月老婆,过来跟老公一起。”
“哦,哦,好,好的。”
叶明月拿了碗筷,直接坐在父皇和老公之间。
“你说吧。”
“嗯。你是不是早就准备复国,只是没想到她们把事情提前?”
“有吗?”
“我几十年皇帝不是白当的,还是积累了一些眼线。《春哥的故事》和皇家报社其实是那些对星云帝国有感情的官宦世家在操作,而且他们在囤积粮食,也是为你复国准备。甚至我们的赵将军领军回来,驻扎在春城外军营,是为了随时复国。”
“这些小婿真的不知道。”
“你提议办的春明报社,写的《红楼梦》应该是为了复国准备吧?”
“怎么说?”
“春明报社是为了争取民心,而红楼梦中林黛玉两次葬花的日子,是星云帝国最后一位皇帝,也就是你祖父的忌日。不仅如此,小说里还有多处地方都隐喻着前朝。”
“普通百姓早忘记星云帝国的存在,可能看不出来。只有官宦世家和一些大家族,能从中看到信息。再加上见到你的画像,那些快入土的老家伙,肯定跟我一样能认出你是利家遗孤。”
“这就是为什么突然出现官宦世家和大家族在囤积粮草,办皇家报社、与说书先生合作编写《春哥的故事》、造春神,以及提议改都城的名称。”
叶明月再笨,从父皇嘴巴里都明白一切,原来老公早在谋划着一切。
赵将军心情波动,五味杂陈,自己都被这小家伙算计在内。
利春没说话,继续吃着火锅,比起眼前的复国,他还有更多的事要做,还有更远大的目标。
“能说下东兴国吗?”
“可以。当初你祖父驾崩后,整个帝国处于混乱,有些自立为王,有些还是坚守帝国。一个国长期没有君主,则事事无人做主,国家无法正常运转。”
“叶家、赵家和一些大臣就商议,由叶家暂时登基为皇帝,改国名为东兴国,等找到前朝遗孤时,复国并归还皇位。”
利春用眼神询问赵将军。
“是的,确实如此。私下里,他们一直抱怨叶家贪恋权力,不愿复国。我多次安抚他们,多给些时间。没想到最沉不住气的,反而是这些女娃们。等她们行动了,大家就随波逐流,看看结果。”
东兴国太上皇接着补充:“最主要还是皇帝不争气。”
“岳父是故意不教导他吗?”
“不是,能教导一时,无法教导一生。我总有走的一天,他说要单独面对一切的时候,没想法一试,几斤几两就出来了。”
“说吧,你接着如何安排?”
“正如我刚才当众说的,由岳父复位,帮小婿治理东兴国,给争取多些时间。”
“可以,我儿叶琛如何处置?”
“你以皇帝身份下圣旨,贬为中平王,去节制和治理中平郡。”
“中平郡是东兴国最富饶的郡,只怕有不少人会不服。”
“带着私心做事,才显得更真。在百姓眼里,会认为这是一种补偿。他大舅子心里,会是一种心里平衡。至于大臣们的想法,就是让他们摸不透。”
“明白,还有补充吗?”
“刘莘去中平郡当郡丞,辅助大舅子。把两人死绑一条船上,若把中平郡治理好,自当重用。若治理不好,只能抛弃。”
“你是在磨炼他们?”
“以后总要有人用的,让有怨的两人共事,明白大是大非,明白公与私。”
“还有吗?”
“岳祖大人,赵将军,解甲归田。由兵部尚书赵大人,我的岳父大人接替。”
“为什么?”
这让赵将军很诧异,他自认为没错,应该算复国立功,反而被解下兵权。
“这是做戏给那些官宦世家和大家族看。叛乱者,不管理由如何,是非对错,都应受到惩罚。以下克上,就是一种罪,如果放任不理,日后就会有人效仿,他们可以找出更好的理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