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瞬即逝,荀彧、荀攸和郭嘉等人如疾风般迅速抵达。张羽见到他们后,二话不说,将赵云传来的信件递到他们面前。众人传阅之后,脸色各异,尤其是郭嘉,他的面色更是阴沉至极。
原来,这封信中所描述的情况,与郭嘉之前所出的计策息息相关。而如今,这个计策竟然遭遇了如此巨大的阻碍,这让郭嘉深感自责。
郭嘉越想越觉得愧疚,终于按捺不住,毅然出列,对着张羽深深地躬身一拜,说道:“君侯,属下有罪,请君侯恕罪!此次计策失误,实乃属下考虑不周所致。”
张羽见状,连忙起身,微笑着扶起郭嘉,安慰道:“奉孝,你言重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都有犯错的时候,不必过于自责。眼下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眼前的困境。大家不妨一起商议一下,看看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说罢,张羽扫视了一圈众人,鼓励大家各抒己见。于是,众人纷纷围坐在一起,开始热烈地讨论起来。
荀攸突然想到什么说“要有效击败盘踞在太行山的黄巾军,这类以山地游击战闻名的势力,需选择兼具机动性、山地适应性、精准打击能力和持久战韧性的兵种组合,并结合针对性战术。
核心兵种组合:轻步兵 + 山地弩兵 + 斥候营配合,以轻装山地步兵为主,装备轻甲(皮甲或藤甲)、短兵器(环首刀、短矛)、攀爬工具(钩索)。 ”
高顺在旁边说“ 训练重点:山地急行军、密林作战、攀岩伏击。”
郭嘉说“优势是:具有较强机动性,能快速穿插复杂地形,追击或包抄黄巾军。 ”
荀彧说“适应性是:熟悉山地环境,不易被地形分割阵型(对比陷阵营重步兵)。
荀攸继续说“ 兵源建议:招募经常行动于山里的猎户或荆州山越族士兵,也可以训练冀州本地猎户、药农。”
张羽眼睛发光的看着他们,听着他们说的对策和方法。
荀攸喝了一口水继续说道“ 以强弩兵为辅,装备蹶张弩(射程200米以上,可破简易皮甲)或连弩,配备盾牌手掩护,组成弩阵,
优势在于:远程压制,在黄巾军伏击或冲锋前远程杀伤,抵消其人海优势,还可以精准打击:针对黄巾军头目进行“斩首”射击。”
郭嘉说“战术配合方面:埋伏于隘口两侧高地,交叉射击封锁山路,以游击对游击,避免大军团正面强攻,化整为零组成“百人队”,分散清剿黄巾据点。”
荀彧说“利用斥候营引导,以弩兵设伏反制黄巾伏兵反伏击。 ”
荀攸说“切断黄巾军流动与补给线,在山区建立坞堡哨站,逐步压缩黄巾活动空间。”
郭嘉说“心理战与分化瓦解:散布谣言分化头目或赦免胁从农民,吸纳降兵为向导,利用其熟悉地形”。
荀攸继续说“需持久清剿,剿抚并用:春耕秋收时节加强攻势(黄巾军需下山抢粮,暴露行踪),战后安置流民屯田,杜绝再生。”
听着几人的商议,张羽在旁边拍手叫“好,多亏由诸位在,不然凭我这脑袋是想一个月都想不出来,所以还是人多,才能集思广益,哈哈哈”。
众人回“君侯谦逊了,君侯之能不在我们之下,有过之而无不及”。
张羽笑道“你们也学坏了,来拍我马匹了”。
众人哈哈大笑,张羽随即传令:让兵曹从事吕翔,招募五千人猎户和药农,整个冀州给翻找,冀州没有,就去青州和兖州招募”。
亲卫刚要跑出去,被郭嘉一拦,张羽看向郭嘉说“奉孝何意?”
郭嘉微笑说“君侯此时去招募,等招募完,再训练恐怕要明年才能形成战力,那时候太行山黄巾军估计又会进一步壮大了,还有我们投入的金银也会很多,这样做并不划算”。
张羽问道“那按奉孝意思是…”
郭嘉说“只需要要在现有精锐中挑选,由人带领就行,还有我听说君侯有一个犬营,训练得当,每条还身披战甲,让它们协助,事半功倍”。
张羽眼前一亮说“奉孝说的好,随即对刚要出去的亲卫说:把美姬和郭爽、庞德都给我叫来”。
半个时辰不到,三人匆匆赶来,张羽让他们先坐下。
张羽开口先问美姬“犬营的装备是否已经齐全,现在是谁在统领?”
美姬回“夫君,犬营装备齐全,最近训练成果非常好,是我从斥候营里挑选的一个女孩,叫施玉露,青州人士”。
张羽开心道“美姬你赶紧派亲卫去把她叫来”。
美姬回“诺”。
庞德和郭爽静静地坐在那里,目光落在张羽身上。张羽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却一言不发,这让郭爽的心中愈发忐忑不安。
庞德倒是显得比较淡定,他似乎并不在意张羽的沉默。然而,郭爽的心情却像坐过山车一样,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他暗自思忖着,是不是自家小姐又惹君侯生气了呢?
郭爽越想越觉得有可能,毕竟小姐的性格有些任性,有时候说话做事可能会让君侯不太满意。他不禁开始担心起来,如果真是这样,那该怎么办呢?小姐会不会受到责罚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