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阳光洒在大地上,照亮了这片曾经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土地。在城中的兵营里,剩余的四千多兵马整齐地排列着,他们的脸上透露出疲惫,但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与此同时,郭家的四百多部曲也已经集结完毕,他们身着黑色的战袍,手持武器,显得威武雄壮。前一日,郭家人已经告知城中的百姓,如果愿意跟随他们一起撤离,可以一同前往房子县;而对于那些不愿意离开的百姓,他们也慷慨地发放了粮食和金银,以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最终,有三千多百姓选择了跟随郭家和军队一起离开。这些百姓们背着行囊,牵着孩子,与军队一同踏上了漫长的迁徙之路。
郭家的女奴婢们和郭瑶的两个姐姐也忙碌地收拾着行李。她们默默地整理着衣物和生活用品,眼中流露出对这个家的不舍。然而,面对战争的残酷,她们明白离开是唯一的选择。
收拾完毕后,她们来到了家族的祠堂,虔诚地祭拜着死去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其他亲人。在袅袅的香烟中,她们默默祈祷着,希望逝者能够安息,生者能够平安。
祭拜结束后,她们毅然决然地跟随大军一同撤往元氏县。
而在城中的另一边,张羽正带领着士兵们在兵营处为韩猛和其他死去的将士们修建墓碑。这些墓碑整齐地排列着,每一座都代表着一个英勇的生命。
当所有的墓碑都修建完毕后,张羽带领着大军来到了墓前。他们整齐地列队,庄严肃穆地向这些英雄们鞠躬致敬。一个时辰过去了,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只有微风轻轻拂过,吹动着墓前的青草。
最后,张羽转身,带领着大军缓缓出城,向着元氏县前进。他们的步伐坚定而有力,带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逝者的缅怀,继续前行。
张羽昨晚在地图上研究了半天最后和荀彧、田丰研究出了最快的行进方案那就是沿槐水走,廮陶县 → 沿槐水西北行 → 元氏县(最快且较安全)。
大军行至晚上,张羽吩咐今晚就在这沿岸扎营,随后张羽又去马车看了郭瑶,郭瑶和两个姐姐一辆马车,张羽上马车问到“夫人可有哪里不适,我让医者再给你看看”。
郭瑶回“挺好的”。
张羽说“那我让医者来给你换一下药吧”。
郭瑶回“好的”,随后张羽下车后吩咐亲卫去找医者,又命令斥候散开,骑兵巡逻。
张羽下车后,郭瑶的两个姐姐对郭瑶说“妹妹,你夫君对你很好,如此关心又体贴,不仅在路上每过一个时辰来询问一下,见你睡着,还不忍打扰,现在停下来了,第一时间就过来询问”。
郭瑶微微一笑“姐姐说笑了,他待我一直如此,的确对我很上心”。
两个姐姐又说“以后我们背后没有家族的仰仗了,只能寄人篱下地活着了”。
郭瑶安慰两个姐姐说“虽然没了家族的仰仗,但有夫君在,我就不会怎样,我好,两个姐姐自然好,所以别担心了”。
其中一个姐姐说“你不知道巨鹿侯有很多的夫人吗?现在你是新鲜,时间长了可不一定如此,到时候我们又该咋办”。
另一个姐姐则说“只要妹妹给巨鹿侯生了儿子,再怎样也不会差的”。
郭瑶苦笑说“两位姐姐多虑了,我知道他夫人很多,但听说对每个夫人都很好,不管是有背景的夫人还是没有背景的都是一视同仁”。
两个姐姐说“希望我们多虑吧”。
郭瑶其实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以前有老爹这个太守作为后盾她是可以任性,但现在没了,她也要做出改变了。
医者给郭瑶换好药后出来时被张羽叫住,询问郭瑶病情,医者回“君侯不必担心,按现在的状况,回元氏县再休养几日便可痊愈,至于疤痕,我尽全力缩小”。
张羽向医者躬身一拜道谢,随后又问“那些被黄巾军施暴过的女人如果怀孕了,医者安排打掉吧,生下来会让她们一生悔恨的”。
医者回“明白”。
大帐搭好后,张羽把郭瑶和她两个姐姐还有春桃都安排在自己帐篷里,自己则和典韦去住一个帐篷,因为四个女人在,他怕把控不住。
经过一晚的休息,大军继续前行,正常按军队的速度两天是能到的,但这次由于有三千多百姓和众多物资跟随,所以速度很慢,差不多要第三天才能到。
又行军了两日终于到了槐河防线,张合远远的就出来迎接,看到当时出发前的大军和现在回来时的大军简直无法对比,当时个个都雄赳赳气昂昂,整齐划一,现在呢个个疲惫不堪,整个军队士气低下。
张羽对张合说“今天我们不在这过夜,你不用准备,在这里休息一个时辰后,我们直接回元氏县,你派人通知路粹让他做好接收三千多百姓的安置工作”。
张合回“诺”。
一个时辰后,大军稍作休整,便重新踏上了征程。经过一段时间的行军,终于,那座完工的新城墙映入了众人的眼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