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衍则每天穿梭在各个训练场和工坊之间,时不时指点一二。看到王磊教匠人打磨零件时,忽略了材质的韧性,他就拿起一块精铁,示范如何通过淬火提升韧性;看到阿木改良的烤串架散热不佳,他就提醒他在炭火槽两侧加散热孔;看到书生们拟定的贸易契约不够严谨,他就亲自修改,讲解其中的风险点;看到护卫队训练时战术单一,他就结合现代的战术理念,教他们穿插作战、迂回包抄的方法。
除此之外,陆衍还特意在工坊里开设了“讲堂”,每天傍晚,让技艺出众的老匠人、经验丰富的管理者,给所有人讲课,分享技艺、传授经验,甚至还会讲西域的风土人情、京城的朝堂局势,让大家不仅能学到本事,还能开阔眼界。
有一次,讲堂上,一个年轻匠人提问:“陆坊主,咱们现在已经有皇室做靠山,订单也越来越多,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大心思培养我们这些普通人?”
陆衍站在讲堂中央,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语气坚定而温和:“因为工坊的根基,从来都不是我一个人,也不是皇室的靠山,而是你们每一个人。技艺是死的,人是活的,只有你们都强大了,掌握了核心技艺,懂得了管理贸易,学会了守护家园,工坊才能真正站稳脚跟,才能在乱世中长久发展,才能让你们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价值,赚到足够的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我要培养的,不是只会听话做事的匠人,而是能独当一面的人才——是能研发新技艺的匠人,是能打理好贸易的管理者,是能守护工坊的守护者。以后,京城分店、江南分厂、草原生产基地,都需要你们去主持大局,甚至以后咱们的技艺要传到更远的地方,也需要你们去开拓。”
一番话,说得在场的人热血沸腾,每个人的眼神里都充满了坚定与憧憬。他们终于明白,陆衍不仅是在培养人才,更是在为他们铺就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
日子一天天过去,工坊里的新人渐渐成长起来。阿木已经能独立设计出适合草原和西域不同场景的烤串架,还跟着苏婉清学会了简单的香料搭配,成了林苍的得力助手;两个书生已经能独立处理西域城邦的贸易往来,拟定的契约严谨周全,沈清辞再也不用事事亲力亲为;护卫队里的几个少年,身手进步飞快,不仅能熟练使用各种兵器,还能配合靖安阁旧部完成简单的情报搜集任务。
王磊看着手下越来越熟练的匠人,心里满是自豪:“陆哥,你看,这些家伙现在都能独当一面了,以后火药弩的生产速度能提升一倍,再也不用担心订单赶不上了!”
凌霜也点头道:“护卫队的新人也成长得很快,选出了五个身手好、心思细的,我打算重点培养他们做情报工作,以后不管是西域还是京城的动静,咱们都能第一时间得知。”
沈清辞笑着补充:“那两个书生也很厉害,已经帮我梳理好了江南的贸易脉络,还联系上了江南的几个香料商,为江南分厂的筹备打下了基础。”
陆衍站在工坊的高处,看着下面各司其职、干劲十足的众人,眼底满是欣慰。他知道,他播下的种子,已经开始生根发芽,这些培养起来的人才,将会是工坊最坚实的根基,是他闯荡乱世、实现宏图大业的底气。
“很好,”陆衍语气坚定,“人才是根本,咱们还要继续广纳贤才,不管是出身贫寒的匠人,还是落魄的书生,只要有本事、有忠心,咱们都欢迎。另外,制定一套晋升制度,不管是谁,只要有能力、有贡献,都能升职加薪,甚至能成为工坊的股东,一起分红,一起搞钱!”
众人齐声欢呼,工坊里的气氛愈发热烈。他们知道,跟着陆衍,不仅能学到本事,还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过上更好的日子。
而此时的京城,长乐公主得知陆衍在工坊里广纳贤才、培养新人,眼底的敬佩更甚。她特意让人准备了一批珍贵的书籍和工具,派人送往边境工坊,既是表达心意,也是支持陆衍培养人才。
陆衍收到公主送来的礼物,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他明白,公主的支持,不仅是出于婚约,更是认可他的理念。这场联姻,不仅给了工坊靠山,也让他多了一份皇室的助力。
夕阳西下,工坊的灯火渐渐亮起,照亮了每个人忙碌而坚定的身影。陆衍知道,培养人才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不能一蹴而就,但他有耐心,也有信心。这些成长起来的人才,将会陪着他,一起把陆氏工坊做大做强,一起在这风起云涌的乱世中,闯出一片属于他们的天地。
而那些藏在暗处的敌人,看着陆氏工坊日益壮大,看着陆衍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得力助手,心中的忌惮愈发深重。他们清楚,再不出手,就再也没有机会撼动陆衍的地位了。一场新的阴谋,正在暗中酝酿,但陆衍早已做好准备——他亲手培养的锋芒,即将出鞘,护他与工坊周全。
喜欢侯府杂役秒变大佬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侯府杂役秒变大佬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