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大战前的试探

作品: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作者:文曲|分类:历史|更新:2025-11-25 05:11:26|字数:8024字

次日一早,李成栋拔营,继续向象山推进。

直到傍晚时分才缓缓抵达象山,大军在距离象山红衣大炮最大射程外开始扎营。

另调一队虎蹲炮炮队前往漓江江岸密林中隐藏。

这队人共计六百余,携带虎蹲炮五门,江对岸就是訾洲,也是焦琏部下的火力点之一。

李成栋虽然不确定訾洲是否有教练提前布置的伏兵,但有这六百人和五门虎蹲炮,能够牵制抵御江对岸訾洲的伏兵。

他们的任务并非与江对岸訾洲对轰,平时隐匿在林中,江对岸一旦有敌军想要过江,立即开炮封锁江面。

大营的布置松松垮垮,但实则暗藏通道和撤退路线。

侧方伏兵等入夜之后,悄悄离营,进入预定位置,夜里不举火把,虽然布置侧方伏兵的速度稍慢一些,但胜在稳妥。

且围攻象山,以象山做血饵,引诱焦琏出城野战,这个计划绝不是一两天时间便能完成的。

趁着围攻象山的这段时间,足够完成侧方伏兵布置。

而象山上的主将白贵,通过单筒望远镜看到李成栋部扎营情况。

尽管有些模糊扭曲变形,但也足够了。

这一时期,司礼监掌印太监庞天寿信奉天主教,与传教士瞿安德、卜弥格等人往来密切,这些单筒望远镜都是这些传教士送来的。

白贵立即下令旗牌官通过旗语通知桂林南线守军。

桂林城墙上,焦琏坐镇城楼,其中两座敌楼无时无刻都在观察象山,他们同样配备单筒望远镜,每一敌楼除了观察的士兵外,还有一名精通旗语的旗牌官,负责接收象山消息以及传递消息。

白昼用旗语传递,夜里则是火把,此外还有炮响,烽烟以及传令兵。

任何时候,象山与桂林城都能保持及时通信。

敌楼的观察的了望手立即将军情传递给焦琏。

焦琏随即下令,让白贵小心敌军夜间偷袭。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夜里子时,李成栋下令营寨灭火,很快整个营寨一片漆黑。

位于象山的了望手立刻汇报这一情况。

白贵不敢耽搁立即传令各处小心戒备。

从李成栋大营灭了一切照明之后,整个象山要塞从子时起便进入戒备状态。

除了一直处于战斗位置的士卒,剩下所有士卒全都和衣而眠。

整个象山要塞从山脚一直到山顶都弥漫着战前的紧张氛围。

但这一夜象山要塞什么也没有发生。

李成栋当夜派出哨骑侦查周围情况,选定侧面伏兵位置。

次日一早,李成栋大军并未出动,而是派遣多支小股部队,从不同方向试探性进攻山脚阵地。目的不是攻克,而是探查情况。

山脚工事的坚固程度和兵力密度。

明军火力点的位置和火力配系,特别是火炮的射界。

山脚与山腰、山顶之间的支援路径和通讯方式。

八支小队并未着甲,只以轻装敏捷为主,配备盾牌、单刀和弓弩的兵士从大营出发。

每一支小队足有五十人左右。

带领这支小队的是李成栋部参将郭虎,此人擅长军情侦查,尤其是率领小规模部队深入。

八支小队阵型分散,以避免被象山火炮一锅端。

距离象山还有二里距离时,最先头的小队中十多人突然摔在明军提前挖好的陷坑内。

“啊…”

“救命…救我…”

陷坑底部布满了鹿角枪,跌落陷坑的士卒还未彻底死去,都在挣扎哀嚎。

郭虎见此一幕只觉头大,如今距离象山山脚还有二里距离,明军便已经布下陷阱。

由此可以推断,象山山脚到山顶防御力量定然极强。

打了这么多次仗,这点判断力还是有的,由此可见主将李成栋昨夜的推断完全正确。

郭虎立即命人救出陷坑内的兄弟,同时放慢脚步,一点点向着象山脚下探索。

这一战必然是剥洋葱式的进攻。

象山山腰,白贵接到了望手的观测汇报,立即明白这些人前来的目的是试探象山虚实。

随即下令山上所有火炮不得开火。

同时下令距离一里外驻扎的一百火铳手与两百弓弩手,待敌军抵达射程范围内火力全开,将试探虚实的敌军歼灭。

火炮要留给李成栋大军进攻的时候用。

象山从山脚向外纵深二里设置了大量陷坑、拒马、鹿角等迟滞消耗敌军的工事。

此外还驻扎着一百名火铳手与两百名弓弩手。

其目的一方面是防备李成栋采取小规部队试探进攻,另一方面则是待李成栋大军正式进攻,用于消耗敌军。

郭虎带领的八支小队,一点点试探出这一路上的陷坑,做好标记,而其侧方一百名火铳手弹药已经装填完毕,更后方则是两百弓弩手呈密集阵型远程抛射。

敌军靠近两百步内火枪队百户军官一声令下。

“瞄准,放!”

“砰砰砰…”

一阵硝烟弥漫,弹丸呼啸射出,而后方的弓弩队,军官也同时下令抛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方便以后阅读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第40章 大战前的试探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第40章 大战前的试探并对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