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破敌与纳降

作品: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作者:不安好心的雪云|分类:历史|更新:2025-11-24 21:11:37|字数:7232字

靖难八年八月中旬,辽东大地,秋意渐浓。

东北道行军大总管赵充国,率领八万东路军——三万辽东边骑、五万步卒,如同一条沉稳而坚定的巨蟒,渡过辽水,悄然滑入鲜卑东部广袤的土地——这片曾经属于扶余王国,如今被慕容廆强行吞并的故地。

雷霆一击:肃慎联军的覆灭

东路军的锋芒,首先撞上了一块硬骨头——肃慎诸部联军。

肃慎人,并非鲜卑嫡系,而是世代居住在白山以北、乌苏里江流域的渔猎民族,性情彪悍,擅长山林作战。

慕容廆吞并扶余后,以武力胁迫和利诱,拉拢部分肃慎部落组成联军,约一万余人,盘踞在粟末水(松花江)中游一处水草丰茂、背靠山林的河谷地带,企图凭借地利,阻挡汉军东进。

东北道行军大总管赵充国接到斥候密报,眼神锐利如鹰。

“肃慎……非鲜卑铁杆!然其彪悍,据险而守!若任其盘踞,袭扰粮道,后患无穷!当以雷霆之势!击其七寸!震慑诸部!”

赵充国果断下令,正面佯攻: 派出一万步卒,携带大量旌旗、鼓角,在河谷正面列阵,擂鼓呐喊,做出强攻姿态!吸引肃慎联军主力注意力。

亲率两万辽东边骑精锐!一人双马!轻装简从!趁夜色掩护,绕行百里,穿越密林,直插肃慎联军侧后!

黎明时分,当肃慎人被正面汉军的鼓噪吸引,纷纷涌向河谷前沿时,赵充国亲率的铁骑,如同神兵天降,从他们背后的山林中呼啸而出!铁蹄践踏!刀光闪烁!箭如飞蝗!

肃慎联军猝不及防!他们擅长山林游击,却不善平原野战,更不敌汉军铁骑的集团冲锋!阵型瞬间被冲垮!首领被阵斩!部众四散奔逃!

汉军骑兵纵横驰骋,分割包围!步卒随后掩杀!战斗仅持续半日,一万肃慎联军,被斩杀三千余,俘虏四千余,余者溃散入山林,不成气候!

此战干净利落!赵充国用一场酣畅淋漓的歼灭战,向东部所有观望的部落宣告:大汉天兵!不可阻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怀柔招抚:扶余故地的归心

肃慎联军的覆灭,如同惊雷,震动了整个东部扶余故地。那些原本在鲜卑铁蹄下苟延残喘、或被强行裹挟的扶余大小部落,闻风丧胆。

赵充国深谙“攻心为上”之道。他并未急于进军,而是下令:

广布檄文: 将肃慎联军覆灭的消息,写成通俗易懂的檄文,由通晓扶余语的吏员、降人,四处分发宣讲。

檄文核心:“大汉天兵!只诛首恶慕容廆及附逆顽抗者!扶余故民!本为良善!受鲜卑胁迫!情有可原!今!弃暗投明!归顺天朝!既往不咎!保尔田宅!安尔生业——!!”

优待俘虏: 对被俘的肃慎人,除斩杀顽抗头目外,其余皆给予医治、食物,并宣讲政策:愿降者,编户为民;愿归山林者,缴械后释放。此举迅速瓦解了肃慎残部的抵抗意志。

遣使招抚: 派出多路使者,携带少量盐巴、布帛作为“信物”,前往各扶余部落。使者态度温和,但立场坚定:首领亲至汉营请降,献上户籍图册,接受汉官管理,则部落可保平安,首领可得“归义都尉”、“归义司马”等虚衔;若迟疑观望,或助纣为虐,肃慎便是前车之鉴!

部落反应: 肃慎的惨败和汉军的威势,让扶余诸部彻底看清了形势。鲜卑的统治本就不得人心,此刻大树将倾,谁还愿陪葬?

小部落率先归降: 靠近汉军前锋的数十个小部落,在部落长老带领下,赶着牛羊,捧着象征归顺的“户籍木牍”,跪伏在汉军行营外,涕泪交加,祈求归顺。

稍大的部族,如粟末部、伯咄部等,也纷纷派出长老或首领之子为使者,携带礼物——骏马、貂皮、人参等,前往赵充国中军大帐,言辞恳切,表示愿臣服大汉,与鲜卑划清界限,并愿为大军提供向导、粮草。

仅有极少数与慕容廆关系极深、或曾参与屠戮汉使的部落,试图据守山寨顽抗。

赵充国毫不手软,派步卒围困,以强弩、火箭攻寨,破寨后,首领枭首示众,部众尽数俘虏!雷霆手段,再次震慑四方!

安置降众:有序与隐患

短短半月,赵充国兵不血刃,招降纳叛,东部鲜卑大小部落百余,人口数十万,望风归顺!如何处理这庞大的降众,成为当务之急。

赵充国严格遵守刘据的理念 “分而治之!化整为零!严加管控!防患未然!”

赵充国 在各部落归降点,设立临时“归化司”。由汉军吏员主持,对归降部落进行严格登记造册。

部落首领、头人 单独登记姓名、家眷、亲信、财产。赐予“归义”虚衔——如归义都尉,给予少量赏赐如布帛、盐巴,以示恩宠,实则将其与部众分离,便于监控。

以户为单位登记!详细记录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成员、原属部落、特长。发放简易“归化木牌”(刻有编号、姓名),作为身份凭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方便以后阅读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第246章 破敌与纳降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第246章 破敌与纳降并对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