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招降令的威力

作品: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作者:不安好心的雪云|分类:历史|更新:2025-11-24 21:11:01|字数:5088字

靖难四年春,辽东大地,积雪渐融,但寒意依旧刺骨。纥升骨城破、高句丽王自焚的消息,如同凛冽的寒风,早已吹遍了辽东的山林河谷。

曾经骁勇的高句丽大军,如今只剩下零星的散兵游勇,如同被遗弃的余烬,散落在茫茫雪原、幽深林莽和荒僻的山谷之中。

他们衣衫褴褛,饥寒交迫,许多人带着伤,眼神中充满了绝望、迷茫和刻骨的仇恨。他们是战争的幽灵,是辽东新秩序下潜藏的威胁。

赵充国深知,要彻底稳定辽东,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移民和东征扫清障碍,这些散兵游勇必须解决!

强攻清剿,代价高昂,且如同大海捞针。他选择了更高效、更具战略眼光的策略——招降!

生存的诱惑

一道道盖着征东大将军金印的招降榜文,被汉军骑兵和通晓高句丽语的使者,如同撒网般投向了辽东的每一个角落:

榜文内容:

对象: “凡高句丽旧部将士!无论官阶高低!无论曾犯何罪!”

承诺:

赦免: “弃械来投者!一律赦免前罪!既往不咎!”

身份: “赐予‘汉籍’!视同编户齐民!受汉律保护!”

生计: “愿归田者!授田五十亩!免赋税两年!赐农具种子!”

从军: “愿从军者!经考核!可编入汉军辅兵!享军饷!立军功者!按汉制升迁授爵!”

工匠: “有技艺者(铁匠、木匠、皮匠等)!优先录用!工钱从优!”

安全: “持此榜文!至汉军指定营寨!沿途汉军不得阻拦!不得伤害!”

警告: “冥顽不灵!继续为寇者!一经发现!格杀勿论!悬首示众!”

期限: “限一月之内!过时不候!”

传播方式:

汉军骑兵小队深入山林河谷,在显眼的大树、巨石、废弃村落处张贴榜文。

俘虏的高句丽降兵被派回熟悉的山林,寻找旧部,现身说法,传达招降令。

汉军控制的市集、交通要道,反复宣读榜文内容。

利用投降的部落首领或长老,向藏匿的残兵传递消息。

招降令如同投入死水中的巨石,在残存的散兵游勇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初闻的怀疑与恐惧。

一处背风的山坳里,十几个蓬头垢面的士兵围着一堆微弱的篝火。一个识字的什长借着火光,艰难地读着树上的榜文。读罢,死一般的寂静。

“汉狗好狠的诡计,这是想骗我们出去好一网打尽……”一个脸上带疤的老兵嘶哑地说,眼中是刻骨的仇恨。

“赦免?赐籍?授田?……哪有这等好事……”另一个年轻的士兵喃喃道,冻得发紫的脸上写满不信。“他们……杀了我们那么多人……烧了我们的城……”有人低声啜泣起来。

动摇: 现实的煎熬与诱惑。

饥饿是最大的敌人。积雪下能挖到的草根树皮越来越少。一个士兵在试图猎捕雪兔时,因体力不支摔断了腿,在寒夜里哀嚎至死。目睹同伴的惨状,绝望的气氛弥漫。

派出去寻找食物的斥候带回了更坏的消息:附近的村落要么被焚毁,要么被汉军控制,戒备森严。他们如同困兽。

一个曾经的小头目名字叫金哲,他看着身边仅存的几个兄弟,个个面黄肌瘦,伤口化脓,眼神空洞。

他想起了家中可能已被掳走或死去的妻儿。仇恨依旧,但生存的本能开始抬头。他摸着怀中冰冷的骨刀,又看了看那张被风吹得哗哗作响的榜文。

试探: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终于,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个实在熬不下去的年轻士兵,偷偷溜出了藏身地。

他怀里揣着撕下的榜文一角,抱着必死或侥幸的心理,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汉军设在河谷口的招降营寨。

营寨灯火通明,哨塔上士兵警惕地注视着黑暗。当他颤抖着举起榜文,用生硬的汉话喊出“投降”时,几支冰冷的弩箭瞬间对准了他!

但很快,一名通译和军官走了出来。检查榜文,确认身份,收缴了他那把锈迹斑斑的短刀。没有打骂,没有捆绑。他被带进温暖的帐篷,一碗滚烫的粟米粥递到了他面前。

他捧着碗,看着碗里真实的粮食,闻着久违的香气,眼泪不受控制地涌了出来。他活下来了。

连锁反应: 从涓涓细流到汇入洪流。

第一个投降者安然无恙并得到食物的消息,如同野火般在残兵中传开。怀疑开始松动。

金哲带着最后五个兄弟,在一个黎明走出了山林。

他们高举着双手,武器绑在身后。汉军依程序接收了他们。他们被分开询问,登记姓名原籍,检查身体,分发食物和御寒的旧衣。虽然眼神依旧警惕,但紧绷的神经松弛了一些。

越来越多的散兵游勇,或三五成群,或形单影只,从藏身之处走出,走向汉军设立的招降点。他们大多衣衫褴褛,骨瘦如柴,带着伤,眼神中交织着屈辱、恐惧和一丝微弱的希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方便以后阅读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第187章 招降令的威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第187章 招降令的威力并对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