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峡迷雾:风蚀之谷

作品:鬼才汪臧海|作者:潜龙在渊游龙吟|分类:历史|更新:2025-11-24 06:34:03|字数:6286字

离开哈密绿洲的第五日,使团一行再次深入戈壁腹地。与之前穿越的黑戈壁不同,越往西北方向行进,地势开始出现明显的变化。平坦的戈壁滩逐渐被连绵起伏的沙丘和破碎的丘陵所取代,视野中开始出现大量形态怪异、被风沙侵蚀得千疮百孔的雅丹地貌。天空是一种近乎残酷的湛蓝,没有一丝云彩,烈日毫无遮拦地炙烤着这片毫无生气的土地。

阿卜杜勒的神色比在哈密时更加凝重。他不断观察着远方山峦的轮廓,又低头查看手中那张他自己绘制的、早已磨损严重的皮质路线图。

“老爹,情况如何?”汪臧海策马靠近,递过一个水囊。清澈的水在囊中晃动的声音,在此刻显得无比珍贵。

阿卜杜勒接过水囊,只抿了一小口,便递了回去,用沙哑的声音说道:“我们正在靠近星星峡的外围。这里已经是‘风神的领地’了。看到那些像被鬼斧劈开一样的山了吗?”他指着前方一片颜色暗沉、如同巨大屏风般横亘在天际的山脉,“那就是星星峡的东缘。峡谷里面,比这里还要凶险十倍。”

他详细解释道,星星峡并非一条单一的峡谷,而是一片广袤的、由无数条深谷、隘口、风蚀岩柱和流沙河床组成的复杂区域。这里常年刮着大风,风向变幻莫测,能将沙丘一夜之间搬移数里,也能将坚硬的岩石雕刻成诡异的形状。更可怕的是“迷路风”,一种能在峡谷中制造出诡异回声和视觉错觉的怪风,加上地形复杂如同迷宫,极容易让人失去方向,最终困死其中。

“而且,”阿卜杜勒压低了声音,“这里不仅是自然险地,也是‘沙狐’和‘饿狼’出没的地方。”

“沙狐”和“饿狼”是他对活动在此地的两股不同马贼的称呼。“沙狐”狡猾,熟悉地形,擅长偷袭和小规模掠掠;“饿狼”则更加凶残彪悍,通常由被部落驱逐的亡命之徒组成,行事毫无顾忌。

汪臧海默默听着,将这些信息记在心里。他注意到,随着环境愈发恶劣,队伍的气氛也再次紧绷起来。驼马显得焦躁不安,士兵们握紧兵刃的手也更用力了。他吩咐下去,让所有人检查装备,尤其是水囊和防止风沙的面巾,并再次强调了行进纪律,要求任何人不得脱离队伍视线。

又行进了一日,队伍正式进入了星星峡的外围区域。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巨大的、色彩斑斓的岩壁高耸入云,呈现出赤红、赭黄、深褐、乃至诡异的紫灰色。岩壁上布满了风蚀形成的孔洞和沟壑,如同无数双眼睛凝视着闯入者。脚下不再是坚实的戈壁,而是松软的流沙与尖锐的砾石混杂,行走艰难。狂风在岩壁间穿梭,发出各种怪异的呼啸声,时而如泣如诉,时而如万马奔腾。

阿卜杜勒引领着队伍,沿着一条看似干涸的古河床艰难前行。他行走得极其谨慎,不时下马观察地面上的痕迹,或是抓起一把沙土嗅闻,甚至趴在地上倾听远处的声音。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整支队伍的生死。

“在这里,眼睛和耳朵都可能会骗你。”阿卜杜勒对紧跟在他身边的汪臧海说道,“要相信骆驼和马的本能,还有……经验。”他指着河床边一丛几乎枯萎的灌木,“这种草,根系能深入地下十几丈找水,沿着它生长的方向,或许能找到隐藏的水源点。还有那种颜色的岩石,”他又指向一片略带湿气的深色岩壁,“下面可能就有渗水。”

汪臧海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这些宝贵的沙漠生存知识,并立刻记录在皮册上。他不仅记录,更尝试去理解背后的原理。他观察到,阿卜杜勒选择的路线,往往巧妙地避开了风口,利用了岩壁的阴影,并且总是在看似绝境的地方,找到一线生机。这不仅仅是经验,更是一种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运用,与他所学的风水地脉之学,隐隐有相通之处。

傍晚时分,队伍在一处背风的巨大岩壁下扎营。这里有一小片相对平坦的沙地,岩壁上还有一处浅浅的凹陷,可以稍避风沙。众人疲惫不堪,几乎是从马背上滚落下来。负责后勤的随从们立刻开始挖掘一小块看似潮湿的沙地,希望能渗出些许水分,但收获甚微。

汪臧海没有休息,他提着工具,在营地周围仔细勘察。他注意到这片岩壁的岩层结构非常特殊,不同颜色的岩层交替出现,显示出复杂的地质变化历史。在一处裂缝中,他发现了一些白色的结晶物,尝之有咸涩味,是硝石。他又在另一处,发现了一些嵌在岩层中的、已经化石了的贝壳类生物痕迹。

“这里在远古时代,恐怕是一片汪洋。”汪臧海对走过来的赵斥候说道,“地壳变动,沧海桑田,才形成了如今这般模样。”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化石,心中对这片土地的古老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赵斥候对这些不感兴趣,他更关心安全。“汪大人,阿卜杜勒老爹说,这里还不算深入,但已经能感觉到‘味道’不对了。他担心我们被跟上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鬼才汪臧海》,方便以后阅读鬼才汪臧海星峡迷雾:风蚀之谷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鬼才汪臧海星峡迷雾:风蚀之谷并对鬼才汪臧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