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初涉:潜龙在渊

作品:鬼才汪臧海|作者:潜龙在渊游龙吟|分类:历史|更新:2025-11-24 06:33:53|字数:6798字

前朝皇陵木作! 汪臧海心中一动。这看似寻常的老木匠,其祖上竟可能参与过皇家工程?他不动声色,继续问道:“原来老丈家学渊源。不知除了这‘阴阳扣’,可还有其他特别的手法传承?”

老木匠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警惕,打量了汪臧海几眼,摇了摇头:“都是些老黄历了,不值一提。祖训有言,有些东西,知道多了未必是福。”他似乎不愿多谈,低头继续忙活起来。

汪臧海知道问不出更多,也不强求,付钱买下了摊子上一个用同样“阴阳扣”手法制作的小木盒,便起身离开。他明白,民间卧虎藏龙,许多精湛的技艺往往隐藏在这些看似普通的匠人手中,口耳相传。未来若真要主持大工程,如何发掘、整合、运用这些分散的匠人智慧,或许也是一门重要的学问。

在集市另一端,他目睹了一场小小的风波。几个穿着号衣、似乎是本地巡检司的兵丁,正在粗暴地驱赶一群在街角空地上自行搭建窝棚的流民。那些流民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苦苦哀求,言说无处可去。

“滚开!此地乃官道要冲,岂容尔等腌臜货色在此聚集,有碍观瞻!”一个领头的小旗官厉声呵斥,甚至动手推搡。

流民中一个看似领头的老者跪地磕头:“军爷行行好!我等皆是江北逃难来的,家乡遭了兵灾,实在活不下去了!只求一块巴掌大的地方遮风挡雨,绝不敢生事!”

那小旗官丝毫不为所动,一脚踢翻了老者面前乞讨的破碗:“少废话!再不走,休怪军法无情!”

周围围观者众,有人面露不忍,有人神情麻木,无人敢出声。

汪臧海静静地看着这一幕。他能清晰地“看”到,那些流民身上缠绕着浓重的灰败、绝望之气,而那几个兵丁,则散发着欺下媚上的浮躁戾气。这就是乱世之后的缩影,新朝初立,秩序重建的过程中,难免有此类粗糙甚至残酷的一面。

他并未冲动地挺身而出。他知道,个人的一时善举,改变不了根本。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与安置。但他将这一幕深深记在心里,提醒自己,无论未来技艺如何通天,其所服务的,终究是这天下苍生。建筑的宏伟,不应建立在黎民的苦难之上。

就在他准备转身离开时,集市入口处又是一阵骚动。只见一队盔甲鲜明、旗帜招展的骑兵护卫着一辆装饰朴素的马车缓缓驶入。那旗帜上的图案,汪臧海认得,正是吴王朱元璋的标识!

马车在集市中央停下,帘幕掀开,一名身着绯色官袍、面容肃穆的中年官员在随从的搀扶下走了下来。原本嚣张的巡检司兵丁见到此人,立刻如同老鼠见了猫,慌忙跪地行礼,口称:“参见知府大人!”

原来是应天知府亲临!围观百姓也纷纷跪倒一片。

那知府目光扫过狼藉的现场和惶恐的流民,眉头紧锁,对那跪地的小旗官冷声道:“吴王有令,妥善安置流民,以显新政仁德!尔等在此驱赶殴辱,是欲陷王府于不义吗?!”

小旗官吓得体如筛糠,连连磕头:“卑职不敢!卑职知罪!”

知府不再看他,转而对着流民们朗声道:“王府已下令,于镇西划出荒地,搭建临时棚户,并开设粥厂。尔等可前往登记,暂得安置,日后亦会安排屯田务工之机,休要再于此地滋扰!”

流民们闻言,如同久旱逢甘霖,纷纷磕头谢恩,涕泪交加。

知府又严厉训诫了巡检司兵丁一番,这才登车离去。

风波平息,集市渐渐恢复秩序。汪臧海站在原地,心中若有所思。这位知府的处置,果断而有效,既维护了秩序,又体现了新政的“仁德”,显然是在严格执行朱元璋的意志。这让他对这位即将成为天下之主的吴王,其驭下手段与施政理念,有了更直观的一瞥。乱世用重典,亦需抚民心,这位雄主,似乎深谙此道。

回到客栈,已是傍晚。他坐在窗前,看着窗外渐沉的落日和亮起的零星灯火,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划动着,脑海中整合着近日的所见所闻所思。

《天工开物》的深奥知识、老木匠的家传技艺、流民的苦难与官府的安置、刘伯温的认可与即将到来的机遇……这一切如同散落的拼图,正在他心中慢慢汇聚,勾勒出一幅模糊而宏大的未来图景。

他知道,自己这条潜龙,虽暂栖于这小镇之渊,但风云已动,雷声隐隐。出渊腾空,搅动天下之势,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他轻轻抚摸着怀中那温润的星陨玉璧,感受着它与自己心跳、与天上星辰那若有若无的共鸣,嘴角微微勾起一丝弧度。

潜龙在渊,腾必九天。他,已然准备好了。

---

喜欢鬼才汪臧海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鬼才汪臧海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鬼才汪臧海》,方便以后阅读鬼才汪臧海江湖初涉:潜龙在渊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鬼才汪臧海江湖初涉:潜龙在渊并对鬼才汪臧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