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初涉:伯温试玉

作品:鬼才汪臧海|作者:潜龙在渊游龙吟|分类:历史|更新:2025-11-24 06:33:53|字数:8326字

那惊鸿一瞥的对视,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在汪臧海心中漾开层层涟漪。刘伯温,这位名动天下的谋士,师父墨天工口中“精通象纬”的奇士,显然已注意到了自己,而且那眼神中的惊诧与探究,绝非寻常。

汪臧海不动声色地关上窗户,心中念头飞转。刘伯温为何会出现在这栖霞镇?是公务途经,还是专程而来?他认出自己什么?是自身那与众不同的“气”,还是怀中星陨玉璧的感应?

他按捺住主动寻去的冲动,决定以静制动。既然对方已经察觉,必有后续。他像寻常旅客一样,下楼用了些简单的晚膳,期间能感觉到客栈内因刘伯温的到来而弥漫着一种隐形的紧张与恭敬。他用餐时姿态优雅,细嚼慢咽,耳中却捕捉着周遭一切细微的声响和信息。

果然,在他用完膳,正准备回房时,一名身着青色劲装、腰佩短刃、眼神精干的随从模样的男子走了过来,对他拱手一礼,低声道:“这位公子,我家先生有请,于楼上雅间一叙。”

该来的终究来了。汪臧海神色平静,微微颔首:“有劳带路。”

随从引着他上了二楼,来到一间临河的最为宽敞安静的雅间外。轻轻叩门后,里面传来刘伯温平和的声音:“请进。”

汪臧海推门而入。雅间内陈设清雅,燃着淡淡的檀香。刘伯温独自坐在窗边的茶案后,正手持一本泛黄的书卷,见他进来,放下书卷,含笑望来。那目光温和,却仿佛能穿透皮囊,直抵灵魂深处。

“冒昧相请,还望公子海涵。”刘伯温起身,做了一个请坐的手势,态度谦和,毫无倨傲之色,“在下青田刘基,见公子气宇不凡,心生仰慕,故欲结识一番。”他并未直接亮出官身,只以文人身份相交。

汪臧海心中暗赞对方气度,依言在对面坐下,不卑不亢地回道:“刘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晚生汪臧海,游学至此,能得先生相邀,实乃幸事。”他报出的是本名,既然对方可能已看出端倪,隐瞒反显小家子气。

“汪臧海……”刘伯温轻轻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笑道,“好名字。藏珠于海,隐曜含章。观汪公子行止,静如深渊,动若观火,非寻常游学士子可比。”

他亲自执壶,为汪臧海斟上一杯清茶,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适才在楼下,见公子凭窗远眺,目光所及,似非眼前山水,而是在观……‘气’?”他话语平淡,却单刀直入,点破了关键。

汪臧海心中微凛,知道试探已经开始。他端起茶杯,轻嗅茶香,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先生身负望气之术,洞察天地机微,晚生班门弄斧,岂敢妄言?只是觉得此地山水环绕,地脉潜藏,生气盎然,是一处难得的灵秀之所。”

刘伯温眼中赞赏之色更浓,汪臧海不承认也不否认,反而将问题抛回,并点出地脉生机,可见其反应机敏,根基扎实。

“灵秀之所,亦需明眼人识之。”刘伯温顺着他的话说道,“如今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吴王坐镇应天,有意重振乾坤,再造山河。这城池规划,宫室建造,乃至……未来陵寝选址,皆需仰仗精通天文地理、堪舆造物之大才。”他话语中,已然将话题引向了核心。

汪臧海不动声色:“吴王雄才大略,麾下能人辈出,更有先生这般经纬之才运筹帷幄,何愁大事不成?”

“人才难得,尤其是……身负异禀,传承非凡之才。”刘伯温目光深邃地看着他,仿佛意有所指,“譬如,公子怀中之物,便非凡品,其气清而正,隐与星辉相合,若非传承有序,焉能得之?”

汪臧海握着茶杯的手微微一紧。对方果然感应到了星陨玉璧!而且直言“传承非凡”,显然是将他与某个隐世的玄门流派联系了起来。他心念电转,知道一味回避已不可能,不如适当展示,掌握主动。

他放下茶杯,坦然迎向刘伯温的目光:“先生慧眼。此玉乃家师所赐,名曰‘星陨’,确有些许感应天地气机之能。晚生随家师居于山野,略习了些观星、堪舆、机关之皮毛,实不敢当先生‘异禀’之誉。”

他既点明了师承(虽未言明是谁),也承认了玉璧特殊,更坦承所学,态度不卑不亢,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山野藏麒麟,古人诚不我欺。”刘伯温抚掌轻笑,“令师能教出汪公子这般弟子,必是世外高人。不知公子此番入世,是欲游历山水,还是……有意寻一展抱负之机?”

终于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刻。汪臧海知道,接下来的回答至关重要。他沉吟片刻,道:“家师言,读万卷书,需行万里路。晚生此行,一为增广见闻,印证所学;二则……若机缘巧合,能以此微末之技,为这新生之朝、为天下黎庶略尽绵薄,亦不负平生所学。”

他没有直接说投效,而是强调了“机缘”和“为天下黎庶”,既表明了潜在意向,又保持了一定的超然姿态,将选择权部分交还对方,也隐含了对自身技艺的自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鬼才汪臧海》,方便以后阅读鬼才汪臧海江湖初涉:伯温试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鬼才汪臧海江湖初涉:伯温试玉并对鬼才汪臧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