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城市在晨曦前最深的寂静中屏息。
安置中心的灯光彻亮了一整夜。
七名被解救的孤儿安静地躺在病床上,身上连着监测仪,呼吸平稳,像是终于从一场漫长噩梦中醒来。
媒体早已守在外围,长枪短炮对准这栋不起眼的小楼,新闻标题已经拟好——《归月奇迹:真千金孤身深入地下基地,救回七名失联儿童》。
可苏倾月没看一眼镜头,也没接受任何采访。
她坐在小星床边,指尖轻轻搭在他瘦弱的手腕上,闭目凝神。
【心域】悄然开启。
意识如丝,轻柔探入男孩沉睡的识海。
没有预想中的混乱与创伤,反而是一片奇异的秩序——仿佛他的记忆不是自然生长的森林,而是一座精密运转的钟表,每一块齿轮都按固定节奏咬合、转动。
“他们不是被洗脑……”徐医生站在门口,声音压得极低,带着难以掩饰的震惊,“是被‘编码’了。用一种高度规律的语言模式,把信息像程序一样写进潜意识。我问过其他孩子,他们能复述苏小姐您高中时每天几点起床、穿哪双布鞋、甚至……您在乡下灶台前哼过的调子。”
苏倾月猛地睁眼。
心口像被一道闪电劈中。
师父临终那夜,油灯将熄,枯瘦的手握着她的手腕,一遍遍哼着那首古怪的摇篮曲。
节奏缓慢,却暗含韵律,七个音节一组,循环往复。
她当时只当是老人家最后的牵挂,如今回想——那分明是“流星光绣”的七种基础针法口诀,以音律为引,代代口传。
而眼前这些孩子,竟全都听过这首歌。
不,不止听过。
他们是被植入了她的生命轨迹,成为她人生的镜像复刻体。
她缓缓翻开小蝶妈交出的日记本。
泛黄纸页上,王桂芳的字迹越来越癫狂:
“第七个完成了。只要她们同时觉醒,星引就会回应。”
“北斗聚光,命轨重连——她说过,只要集齐七个‘完美女儿’,就能打开‘门’。”
“我不是疯,我是替天行道!当年她们夺走我的孩子,我就要夺回属于我的神迹!”
最后一页,赫然是七颗星连成的北斗图案,线条歪斜却精准,与她胸前那枚新生琉璃徽章背面的星纹完全一致。
苏倾月指尖微颤。
她忽然明白——自己成立基金会、收留孤儿、一次次出手救人,并非偶然。
那些冥冥中的牵引,那些总在关键时刻浮现的线索,甚至徽章的进化……一切,都在推动她走向某个既定节点。
她不是在组织仪式。
她本身就是仪式的一部分。
脚步声从走廊传来,沉稳、冷静,踏碎凌晨的薄霜。
傅司寒推门而入,一身玄色大衣未脱,手中提着一个银灰色医药箱。
他没有带保镖,也没有随从,像是独自穿越黑夜而来。
他走到第一个孩子床前,挽起袖口,露出手臂上几道陈年疤痕,动作利落地取出疫苗剂。
“你懂医?”苏倾月轻声问。
他头也没抬:“母亲六岁死在福利院,败血症。没人救她,因为‘不值得’。”顿了顿,针尖没入皮肤,“这些年,我查过三百一十七起抱错案。八十二个孩子活到成年,其中六十个有严重心理创伤,十四个自杀。我不信命运,只信数据。”
苏倾月怔住。
她第一次看清这个男人眼底的东西——不是冷漠,是压抑太久的痛。
像一座火山,表面冰封千里,内里岩浆奔涌。
他救不了当年的母亲,所以现在,他亲手为每一个孩子接种疫苗,一针不落。
像是一种赎罪,也像是一种宣告。
“你为什么要查这些?”她低声问。
傅司寒收起空针管,抬眸看她,目光深邃如渊:“因为我一直在等一个人——能打破这个循环的人。现在,我找到了。”
话音落下,窗外天际微白。
苏倾月低头看向胸前徽章。
它静静悬浮,温润如月,忽然又轻轻一震,频率微弱,却持续不断,指向西北荒漠深处。
与此同时,小星在睡梦中喃喃出声,语调奇特,像歌谣,又像咒语:
“星起东方,魂归北斗……七影同频,门自开。”
徐医生脸色骤变:“这……这不是我们教的语言!”
苏倾月却已站起身,望向远方。
风未动,云未散,可她知道——
有些事,已经开始。【第143章】星图重启,真相如网
陈警官合上结案报告的档案夹,指尖在“特殊备注”一栏停留片刻。
墨迹未干:“建议将‘心域感知技术’纳入特殊案件辅助侦办流程。”他嘴角微扬,带着一丝近乎执拗的坚持。
他知道这份报告会被打回来——上面批一句“过于玄学”,便足以让它沉入档案室最深处。
可他不在乎。
他按下录音笔播放键,王桂芳那嘶哑崩溃的声音在寂静的办公室里响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