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被厚重的窗帘挡在窗外,苏家别墅最深处的密室里,只有仪器运转的微光映照着苏倾月清冷的侧脸。
她已三日未眠。
书桌上散落着密密麻麻的频谱图、波形分析报告和一段段被反复拆解的音频数据。
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冷却后的苦涩,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金属灼热气息——那是她手中那枚透明徽章持续散发的温度。
指尖轻点,屏幕上最后一帧声波图像缓缓定格。
峰值:47.8赫兹。
苏倾月呼吸一滞,瞳孔骤然收缩。
这不是巧合。
她迅速调出莲谷数据库仅存的残片——那是师父临终前留给她的最后线索之一,藏匿于一处废弃军用服务器中的加密档案。
当那段尘封的数据被艰难还原,一行冰冷的文字跳入眼帘:
【双婴计划·子项目“清音唤醒”】
目标:通过特定低频共振(47.8Hz)激活潜意识服从指令
实验对象:新生儿至六岁儿童(双胞胎配对)
备注:该频率可穿透血脑屏障,诱导θ脑波同步,形成条件反射式精神响应
她的手指缓缓收紧,指节发白。
原来如此。
那些在《归月吟》演唱会上泪流满面、脱口而出童年秘密的人,并非仅仅被歌声触动——而是体内沉睡多年的神经回路,被这道频率悄然唤醒。
而她唱的,根本不是一首歌。
是钥匙。
“他们不是怕我唤醒别人……”她低声自语,声音像刀锋划过冰面,“他们是怕我切断他们的控制链。”
手机震动,她立刻拨通白小霜的号码。
“帮我查所有‘清音会’公开发布的圣歌音频,提取底层噪声频谱。”她的语气没有一丝波动,“我要知道,他们有没有一直在用这个频率。”
实验室里,白小霜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波形图,额角渗出冷汗。
她刚刚破解了文牧师据点遗留下来的U盘——一个伪装成普通宗教典籍存储器的高密度固态硬盘。
里面藏着一个庞大的音频库,每首“圣歌”都经过精密处理,在人耳难以察觉的底层嵌入了一段恒定的低频噪音。
47.8赫兹。
“我的天……”她喃喃出声,手指颤抖地放大其中一段频谱,“这不是信仰,是编程。这些信徒……他们的大脑早就被预设了响应模式,就像……就像被种下了‘触发器’。”
她猛地抬头看向摄像头,仿佛能透过网络看到苏倾月的眼睛:“倾月,这不是偶然的精神共鸣。这是一个系统性洗脑网络。每一次传唱,都在强化一次神经绑定。时间越长,依赖越深,到最后,他们甚至分不清什么是自己的记忆,什么是被植入的指令。”
与此同时,远在心理研究所的沈梦瑶正逐页翻阅文牧师留下的手写笔记。
字迹凌乱,却透着一种诡异的规律。
“神谕降临之时,耳中如风铃轻响……”
“第七日,我听见主的声音从心底升起,不容置疑。”
她忽然停住,眉头紧锁。
这些描述……太熟悉了。
她调出临床心理学数据库,输入关键词:“幻听”“低频刺激”“θ波共振”。
匹配结果瞬间弹出:
长期暴露于45–48Hz低频声波环境下的个体,可能出现:
- 听觉皮层异常放电
- 产生内在语音幻觉(即“听到声音”)
- 认知边界模糊,易受暗示
- 行为趋同化,表现为机械重复与集体一致性
“这不是神迹。”沈梦瑶脸色苍白,“这是人为制造的群体性精神障碍。”
她立刻给苏倾月发去加密消息:“必须阻止他们继续传播这些音频。如果再放任下去,会有更多人彻底丧失自主意识,沦为无意识的执行者。”
傅氏集团顶层,傅司寒站在巨大的弧形屏幕前,目光冷峻如铁。
卫星情报网刚刚完成一轮全球信号溯源。
十几个海外宗教集会地点的通信数据流,最终全部指向滇南边境的一座匿名服务器集群——IP层层跳转,物理位置却始终无法精确定位。
他缓缓拉开办公桌最下层抽屉,取出一份泛黄的档案袋。
标签上写着:“心灵共振”心理学研究项目 · 2011年立项 · 傅氏基金会资助
翻开第一页,负责人签名赫然在目:莫渊。
现任“月隐门”大祭司。
傅司寒冷笑出声,眼神骤然森寒。
十二年前,他父亲以“推动人类情感联结研究”为由,批准了这笔高达两亿的资金支持。
而如今看来,那根本不是科研,是一场跨越数十年的精神驯化实验。
“原来从一开始……”他低声开口,指尖重重敲在“莫渊”二字上,“我们就活在他们的实验场里。”
他转身按下内线:“通知特别行动组,准备跨境追踪。我要那个服务器的真实坐标,以及它背后所有关联节点的完整拓扑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