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灶火熄了,饭还在热

作品:以医破局|作者:顾桃夭|分类:玄幻|更新:2025-11-27 02:31:28|字数:6050字

灶火熄了,饭还在热。

南境老屋的晨光斜照进土墙小院,柴灰冷白,灶台静默。

哑女赤脚踩在微凉的地面上,走向那口陶锅。

她没点火,也没添柴,只是轻轻揭开了锅盖。

热气升腾,带着米香与一丝说不出的清甜,袅袅缠绕鼻尖。

米粒泛着淡淡的紫光,像晨露浸润过的珍珠,晶莹剔透,入口即化,回甘如泉涌喉间,暖意从胃里缓缓铺展至四肢百骸。

她不惊,不疑,只默默盛了一碗,坐到门槛上吃着。

门外,邻家孩童蹦跳而来,仰头睁大眼睛:“阿姐,昨夜没人煮饭,灶都没冒烟,怎么饭还是热的?”

哑女没答,只抬起手,指向院角那株刚被移栽的紫花。

叶片轻颤,叶脉中渗出露珠,一滴、两滴,坠入地缝。

泥土微微起伏,仿佛有看不见的暖流在地下回旋,如呼吸,如脉动。

“她不烧火,”哑女低语,声音轻得像风拂过草尖,“火在土里。”

她说完,起身将空锅倒扣在院角。

风吹过锅底,起初无声无息,片刻后,细小水珠悄然凝结,一粒一粒,顺着弧面滑落。

更奇的是,那些水珠滴落的节奏,竟如心跳般规律——一下,一下,缓慢而坚定,仿佛大地本身正在苏醒。

北境药风原,秋耕正忙。

北境青年握犁前行,肩背如弓,沉默如石。

犁头翻起深褐泥土,忽然一轻,竟如划过云絮。

他顿住脚步,低头看去——碑基旧址的硬土竟已自行松软,药秧根系如网蔓延,缠绕犁身,竟似主动引路。

远处一妇人抱着病儿狂奔而来,孩子高热抽搐,面色青紫,眼看不支。

弟子慌忙要取药囊,青年却抬手制止。

他将小儿平放在新翻的田垄上,任其卧于泥土之间。

风起,紫花摇曳。

一缕根须悄然探出,缠上孩童足心,轻轻一颤——三滴清液自根尖渗出,无声没入皮肤。

不过片刻,孩童急促的呼吸渐渐平稳,脸颊褪去青黑,额头冷汗转为细润微汗,体温如退潮般归于正常。

“神了!”弟子惊呼,急忙掏出竹简欲记此奇效,“这该载入《药耕录》!”

青年却抬脚,折下一截枯枝,在地上划出四个字:“土自己会养人。”

话音未落,一阵风卷过,尘土飞扬,枝痕瞬间湮灭无存。

他望着远方,眼神沉静如湖。

他知道,这不是奇迹,是延续。

是某人用一生点燃的火种,如今已沉入地底,化作春泥,无声滋养万物。

乱葬岗深处,焚典后人之子弯腰播种。

他手中是“断魂草”——昔日需殷璃亲自以灵力续命三日方能发芽的凶药,如今却在他掌心微微震颤,似有感应。

种子落地刹那,土中竟泛起微光,流转成环,形如旧年“生息引”残阵的轮廓,可无灵力波动,唯有地气自然涌动,如血脉复苏。

他蹲下身,指尖轻触土壤,感受到一股温和的搏动,像是大地在回应某种早已遗忘的契约。

身后,父亲正晾晒药材。

忽然,一丛药穗无风自动,穗粒轻轻跳动,竟排列成《反灸法》开篇第一句:“痛非病也,乃道之叩门。”

瞬息之后,穗落如雨,字迹消散。

父子相视,良久无言。

终于,老者笑了笑,低声道:“她教的,不是阵,是听。”

儿子点头,将最后一把种子撒入田中。

他知道,他们不再需要复刻她的手法,因为她的医道早已不再是术,而是这片土地的呼吸,是万物自发的共鸣。

四地同风,四地同治。

医者不在,医道不灭。

而在极北雪原,天光初破寒雾,百名孩童列阵于冰原之上,吐纳如钟,气息绵长。

他们练的是最基础的导引术,动作稚嫩,却整齐划一,仿佛与风雪同频。

老巫医立于冰丘之巅,白发披肩,骨铃悬腕。

他闭目,凝神,轻摇铃铛。

铃声清越,穿透霜云,回荡在极寒之地。

每一响,都似在丈量天地脉动。

忽然——

铃音中断。

不是风止,不是手停。

而是那枚由千年寒骨雕成的主铃,竟在一声清鸣之后,自行断响。

老巫医睁开眼,眸中映出天际微光。

他望着手中静默的铃,久久不动。

那一响未尽之音,卡在虚空之中,像一道滞留的呼吸,像一个尚未闭合的伤口。

也像某种沉睡已久的阵法,在无人察觉之际,悄然……松动了一角。

(续)

极北雪原,天光未亮,百名孩童立于冰原之上,吐纳如钟,气息绵长。

他们的呼吸与风雪同频,与大地共振,仿佛不是在练功,而是在回应某种沉睡已久的召唤。

老巫医立于冰丘之巅,白发披肩,骨铃悬腕。

那铃是千年寒骨所雕,曾镇压地脉七十二年,响一声,定一寸灵机。

他闭目凝神,轻轻一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以医破局》,方便以后阅读以医破局第298章 灶火熄了,饭还在热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以医破局第298章 灶火熄了,饭还在热并对以医破局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