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作品:大明:我的武力无敌|作者:宇航家|分类:玄幻|更新:2025-11-17 01:40:59|字数:6148字

倘若收缩防线,朝廷再增派些兵力,就可使边境防御力倍增。”

“如此高明的策略,实在令人叹服。”

……

方宾脸上露出骄傲之色,口中却谦逊道:

“哪里哪里,诸位大人过奖了,这其中也有内阁诸位大臣及夏尚书的功劳。”

方宾本就是个容易得意忘形之人,被几位大臣一夸,便喜不自胜。

他全然未察觉朱棣脸上毫无笑意,甚至看向他的目光中已带着一丝寒意。

朱棣一声轻咳,喧闹的朝堂顿时安静下来。

朱棣转而望向方宾提到的夏尚书——夏原吉。

这位夏原吉并非寻常人物。

早在洪武年间,他便受太祖朱元璋看重。

曾有人诬陷夏原吉,太祖反而处死了诬告之人。

后来,夏原吉在朱允炆朝为官,官至户部右侍郎。

朱棣登基后,并未计较他过去的身份,仍然加以重用。

夏原吉为人仁厚爱民,每逢水旱灾害,朱棣常派他前去赈济安抚,他总能将事务处理得井然有序。

因此,朱棣对他极为倚重。

“夏尚书,你们户部也认为不宜对兀良哈三卫用兵吗?这次万国大典,不是为户部带来了不少收入?”

夏原吉出列躬身答道:

“启禀皇上,万国大典共发出邀请函三百二十五份,每份十万两,总计收入三千二百五十万两,约等于国库半年岁入。”

“但此次库房发生 ** ,其中储存之物全部损毁,工部已上奏请求拨银重建。”

“此外,朝廷修建顺天府、纂修《永乐大典》,开支浩大,再加上填补此前皇上北伐所造成的国库亏空,这些银两皆已安排用度,所余无几。”

“若此时再对兀良哈三卫用兵,恐怕只能增加赋税,才能应付所需。”

朱棣闻言脸色更加阴沉。

那批库藏是大明军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便不用,也必须常备不缺。

而其中所储之物的制作流程极为繁复,产量极低,过程中还常出现瑕疵品。

所耗费的银钱简直如同天文数字。

想到这里,朱棣不禁在心里将朱允炆痛骂了无数遍。

见朱棣神色愈发难看,杨士奇也上前一步奏道:

“皇上,如今我军物资储备不足,而兀良哈三卫曾是北方最强骑兵。”

“他们昔日曾与皇上并肩作战,对我方战术十分熟悉。”

“我朝战马素质,与兀良哈以优质水草喂养的战马相比,也有所不及。”

“他们居无定所,一旦开战便四处游走,我军马匹稍逊,又缺乏强力远程武器。”

“最终恐将陷入被兀良哈牵着鼻子走,在草原上空转的窘境。”

“若兀良哈再与鞑靼联手,我军恐将损失惨重,恳请皇上三思。”

杨士奇所言并非危言耸听,而是有事实依据的。

大明虽拥有先进武器,按理说应能轻易扫平仍使用刀弓的北元势力。

但实际上,朱棣两次北征,仅消灭了北元部分力量。

究其根本,这些草原部族根本不与明军正面交锋。

明军刚布置好火炮阵地,他们便迅速后撤,退出射程之外。

骑兵在冲锋时同样不会从正面硬闯,他们会刻意绕开神机营,转而朝三千营与五军营的方向进攻。

一旦双方陷入混战,神机营的 ** 便再难发挥作用。

大明的 ** 虽然威力不小,但准头实在欠佳,在敌我纠缠的激斗中,根本不可能准确击中部落士兵。

朱棣沉着脸,没有表示赞同,也没有反对。

他接着向下一个人发问。

“朱瞻基,你认为这场仗该不该打?”

朱瞻基原本正神游天外,回想今日册封大典的场面,完全没料到朱棣会突然考问他。

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作答,只能涨红了脸,支支吾吾说不出话。

朱棣失望地摇了摇头。

上朝都心不在焉,实在不像话。

像这样学习的机会能有几次?竟也不知珍惜。

朱瞻基察觉到朱棣眼中的失望,羞愧地低下了头。

朱棣又望向一直沉默的曌儿。

“朱曌,你怎么看?”

曌儿略作思索,在脑中组织好语言,开口说道:

“大明虽广,却没有一寸多余的土地可以拱手让人。”

“狼是养不熟的,这次兀良哈三卫侵占大宁府,下一次是否就要进犯长城?”

“若我们容忍兀良哈占据大宁府而不讨伐,那奴儿干都司、乌斯藏都司、关西七部会不会纷纷效仿?”

“到那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继续忍让吗?”

“难道要等到敌军攻至应天城下,才知道出兵?”

“大明的疆土就是大明的疆土,哪怕暂时用处不大,也绝不可让与他人!”

朱棣越听越是满意,待曌儿话音落下,他忍不住从龙椅上站起,拍手称好。

“说得好,说得太好了。”

“看看这满朝文武,竟还不如一个小姑娘看得透彻。”

“这一退让,丢的不是两块无关紧要的土地,而是大明的颜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我的武力无敌》,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我的武力无敌第110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我的武力无敌第110章并对大明:我的武力无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