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英蹙起弯月般的秀眉,神色严肃地注视着蓝田。
“你这是在拿性命开玩笑。
一旦被那人发现,我们绝无生还可能。”
蓝田不以为意地摆摆手:“哪有你说得这么严重。
到时候我们站远些观望就好。”
见蓝田铁了心要留下,秀英气得直跺脚。
她总不能打断他的腿强行拖走。
最终只得勉强同意。
不过秀英这么轻易就答应让蓝田留下,莫非她自己也存着别的心思?
次日凌晨四点,乾清宫。
离早朝还有些时辰,朱棣正在熟睡。
宫门外忽然传来急促的呼喊:“八百里加急军报!八百里加急军报!”
一名传令兵越过等候的众大臣,直冲宫门。
守城官兵听闻“八百里加急”
,不敢怠慢,连忙敞开宫门。
传令兵一路疾驰至乾清宫外,跪在殿前高喊:“陛下!汉王八百里加急军报!”
朱棣早已被喧哗惊醒,猛地推开殿门:“军报在何处?”
这几夜他总是心神不宁,噩梦缠身,时常半夜惊醒,仿佛有什么祸事即将发生。
传令兵双手奉上竹筒。
朱棣瞳孔骤然收缩——这正是他特制的竹筒,标有红绿蓝三色。
赵王与汉王各持一套。
其中红色竹筒只在生死关头使用。
朱棣颤抖着打开竹筒。
里面空空如也。
朱棣的心却沉了下去。
空无一物才是最危险的信号。
这意味着局势已危急到连写信的时间都没有。
这怎么可能?
朱高煦只是去征讨一个无名小国。
加上他服用过强体丹,理应手到擒来。
怎会陷入如此险境?
朱棣抓住传令兵的肩膀:“这竹筒如何传来?”
传令兵答道:“通过鹰隼传送。”
朱棣眼前一黑,踉跄欲倒。
小鼻涕急忙扶住他。
“皇上,您没事吧?”
没事?怎会没事?
这可是鹰隼传来的红色紧急军报。
朱高煦那边定是出了大事,甚至可能有性命之忧。
朱棣平日对朱高煦非打即骂。
但他本性如此。
从不会说温情话语。
实际上,朱棣内心深爱着自己的儿子们。
打是亲,骂是爱。
平时的严厉只是恨铁不成钢。
他说朱高煦像自己,并非虚言。
“快备轿,去燕王府!”
——————
关于神血的伏笔,此前已有明示。
各位可回头细看。
今日四更,四名侍卫抬着朱棣的轿子疾驰至燕王府。
未及叩门,直接越墙而入。
房内的朱高炽在侍卫进院瞬间睁开双眼。
“老四!老四!”
朱棣仅着内衫奔来。
在朱高炽房中寻找。
朱高炽首次见父皇如此惊慌。
皱眉问道:“何事如此慌张?”
身为一国之君,朱棣向来注重威仪。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此刻的朱棣已顾不得其他。
亲生儿子遭遇不测,他哪还顾得上什么形象。
他一把抓住朱高煌的手臂,语气急促:“老二出事了,生死攸关,信鹰送来了红色竹筒。”
红色竹筒的含义,朱高煌心知肚明。
但老二不过是去剿灭一个小国,怎么会陷入险境?
“我明白了,我这就赶过去。”
虽然觉得老二行事鲁莽,但终究是血脉相连的兄弟,不能不救。
恰在此时,曌儿被朱棣的声音惊醒。
抱着枕头迷迷糊糊地走进朱高煌的房间,软软地唤道:“爹爹,爷爷。”
曌儿的房间就在朱高煌隔壁。
每晚她都要在爹爹房中赖一会儿才肯去睡,朱高煌索性就将她的卧房安排在旁边。
朱高煌蹲下身,轻轻按住曌儿的肩:
“曌儿,爹爹要出门几天,很快就回来,你在家乖乖的,好不好?”
一听这话,曌儿顿时睡意全无,眼睛睁得圆圆的。
爹爹要离开好几天?那她岂不是好久都见不到爹爹了?
想到这里,她心里一阵发闷,低下头不吭声,小手无意识地揉着枕头。
朱高煌哪会看不出这小丫头闹情绪了。
带她同行也不是不行,以他如今的实力,多带一人并不影响速度。
只是这趟难免要开杀戒,他担心曌儿会害怕。
他揉了揉额角,柔声问:
“曌儿,爹爹这次是要去杀敌的,你不怕吗?”
曌儿摇摇脑袋,声音闷闷的:
“只要爹爹在,我什么都不怕。”
话已至此,朱高煌也不再坚持。
那就带她一起去吧,到时候想办法哄她睡着便是。
他转头看向一旁忧心忡忡的朱棣:
“朱允炆的家眷很快就到,处置方式我已交代朱瞻基。
玄卫的指挥权暂交予你,务必安排他们严加看守,绝不能出任何差池。”
朱允炆之事同样关系重大,但有玄卫坐镇,应当不会出乱子。
朱棣点头应下。
朱高煌为曌儿穿好外衣,将她抱进怀中,大步走到院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