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计划的关键在于设饵钓鱼,可如果鱼饵本身不够吸引人呢?
朱瞻基立刻就想反驳:“只要孙姑娘向他们求助,他们一定会……”
话说到一半,他自己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是的,孙若微必然会向建文余党求助,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那些人会不会真的派人来,可就说不准了。
朱高煌见朱瞻基脸色沉了下来,明白他已经看到了计划中的漏洞,便又补了一句:
“我可以明确告诉你,经过老三这些天的审讯,昭狱里关的这两个人,虽不是小角色,却也算不上什么核心人物——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而那个叫孙若微的,在建文余党中的地位也不高。”
“且不说他们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光是想闯昭狱,他们至少也得派出上百人。”
“以朱允炆那厮的性子,绝不至于为了这两个人,让上百手下陷入险境。”
“你这计划,成事的可能并不大。”
朱瞻基失落地低下了头。
朱高煌说得越多,他越觉得自己先前那番谋划简直如同儿戏。
看似周密,实则连最核心的一环都没把握住。
一想到计划失败后四叔可能震怒的样子,朱瞻基心里就忍不住发怵。
最后那点自信,也随风散尽了。
他有些不甘心地问道:“四叔,那我到底该怎么办?”
见朱高煌神色从容,朱瞻基猜测他应该早已胸有成竹。
朱高煌从怀中取出一份加急军报,扔在桌上。
“看看吧。”
朱瞻基有些不解。
眼下不是要解决建文余党的事吗?为什么突然要看军报?
但既然四叔开口,他只好照做。
他拿起信封,展开一看——刚读到内容,眼睛就猛地睁大了。
握着信封的手微微发抖。
“这、这……”
并非他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实在是信上所写的内容太过震撼。
————————
今日第二更,求月票。
军报上赫然写着:
【建庶人朱文圭及其母马氏、祖母吕氏,将于三日后抵达应天。
】
朱文圭,这个名字朱瞻基并不陌生。
他正是建文帝留在应天的儿子。
当年祖父攻破应天,便将他遣送至中都。
若无重大变故,祖父绝不会准许他们返回应天。
那么,召他们回来的人,只能是……
朱瞻基望向朱高煌。
“四叔,您将建文的妻儿与母亲接回,是打算?”
若真如他所想,此事必将掀起滔天波澜。
朱高煌神色平静,将空茶杯重新斟满。
“血债终须血偿。
曌儿曾在朱允炆手中受尽苦难。”
“他的妻儿落在我手里,我同样不会让他们好过。”
“待这三人抵达,你便派人将朱文圭锁于城门示众,那两个女人则送入教坊司。”
朱瞻基暗暗咽了咽口水。
四叔这一招,实在狠厉。
这简直是将建文帝的颜面踩在脚下反复践踏。
但朱瞻基也不敢出言反驳。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四叔是要我将这消息告知孙姑娘?”
朱高煌点头。
“朱允炆为人虚伪,缺乏担当,亦无主见,更不懂何为付出。”
“他或许在乎这三个人,但绝不会主动派人营救。”
“然而,他身边那群旧臣定会怂恿他出手。
届时,他会故作艰难地做出决定,派人前来。”
“若成功,皆大欢喜;若失败,旧臣们也不会将责任归咎于他。”
“你可明白了?”
朱瞻基如醍醐灌顶。
四叔这一番剖析,将建文一方可能的反应算得清清楚楚。
朱瞻基抱拳行礼。
“四叔,那我这就去安排。”
他已然明白四叔的用意。
既然锦衣卫昭狱中的那两个诱饵不够分量,
那就换一个更大、更令人无法拒绝的诱饵。
“等等。”
朱高煌喊住了朱瞻基。
朱瞻基一脸不解地回头。
“四叔还有什么事?”
朱高煌站起身,负手走到朱瞻基身边。
“朱家是皇族,你也是皇孙,做事之前要多用脑子。”
“不要总跟老二老三过不去,他们终究是朱家人。”
“你眼光要放远,多看看外头的敌人。”
朱瞻基确实不错。
朱高煌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武能上阵杀敌,文能治理国家,书画上也有所造诣。
朱棣多年的栽培,加上他父亲朱高炽的言传身教,
让朱瞻基早早成长起来。
各方面都颇有建树。
即便如今的曌儿,除了靠紫气强行提升的修为外,
其他方面仍远不及朱瞻基。
身为朱家人,朱高煌虽表面冷淡,
内心仍盼着一家和睦。
不要生出什么乱子。
尤其现在曌儿回来了,
朱高煌更觉亲情的可贵。
朱瞻基没料到四叔会对他说这些。
沉默片刻,低声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