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作品:大明:我的武力无敌|作者:宇航家|分类:玄幻|更新:2025-11-17 01:40:20|字数:6278字

还听说燕王尚未大婚,皇后娘娘让太子、汉王和赵王帮着举荐秀女呢。”

“对了胡大人,您生得这般标致,连我们女儿家看了都心动,何不去试试?若是成了,往后我们还得尊您一声燕王妃呢。”

这位被称作胡大人的女子约莫二十出头。

身着素白宫装,青丝高绾,一支玉簪斜插髻间。

眉目如画,笑靥生春,眸中不时掠过慧黠的光彩。

胡大人听罢那宫女言语,心中微动,面上却仍推辞道:“燕王殿下哪里会瞧得上我?外头多少王公贵胄的千金等着呢。

我不过是个无父无母的小宫女,怎比得上她们。”

年长的宫女轻抵她腰侧,含笑打趣:“胡大人何必自轻?咱大明择亲本不重门第,只要燕王中意,娶你又何妨?只望日后得意了,莫忘了我们这群姐妹就好。”

胡大人霎时红了脸,羞怯地轻推那宫女一下,引得众人笑声四起。

不料胡尚仪正归来,见状怒斥:“你们在此做甚?”

一声喝问,方才还笑语喧哗的宫女们顿时噤若寒蝉,齐刷刷跪倒在地,垂首不敢抬眼。

“好大的胆子!皇家之事也是你们能妄议的?若传了出去,还要不要脑袋了?今晚都不必用饭了,统统回去干活!”

众人如蒙大赦,慌忙散去,唯剩胡大人仍跪在原处。

胡尚仪一把揪住她耳朵,疼得她连声呼痛:“姑姑快松手,疼啊——”

胡尚仪揪着她一路行至自己屋内,方松手阖门。

“知道疼,便还算有脑袋在。

只怕哪天头落了地,连疼都是奢望。”

这胡大人名唤胡善祥,乃胡尚仪收养的义女,平日唤她作姑姑,如今是尚仪局中副掌事。

胡善祥揉着发热的耳朵,转到胡尚仪身后殷勤揉肩:“姑姑,我们不过随口闲谈,并未当真……您后背怎全湿透了?”

指尖刚触肩襟,便觉一片潮意。

细看之下,胡尚仪后背衣衫尽被汗水浸透。

“您不是去寻皇后娘娘议事了么?何以汗湿至此?”

此言一出,胡尚仪才惊觉衣衫汗湿,不动声色地扯了扯后背衣料。

“没事,回来时走得急了些。”

“我换身衣服。”

“你去尚服局和尚仪局各找一名宫女,下午随我去燕王府。”

燕王府?

胡善祥想起方才那宫女说的话。

燕王选妃,这不正是提前在燕王面前留印象的好机会么?

她欣喜应道:“好的姑姑,我这就去尚服局找人同去。”

胡尚仪解衣扣的手微微一顿。

“你不必去了,下午去核对大典所需物品与其他部门。”

与燕王虽接触短暂,

却令她深感压力。

仅凭十几年前匆匆一面,

他竟识破她隐藏数十年的身份。

胡善祥的身世同样不易。

若她也露出破绽,

被燕王察觉,

姑侄二人皆难逃诛连,

又如何解释?

一个已是巧合,两个还能是巧合么?

胡善祥虽非亲生,

但相伴多年,

早已情同母女。

她不愿胡善祥涉险。

胡善祥笑意一滞,随即恢复如常:

“知道了,姑姑。”

但她眼中流转的光彩却暗示,

事情未必会如胡尚仪所愿发展。

……

早朝结束,

朱棣命人将议定之事张榜公布。

首先是科举事宜。

明代科举以四书五经为主,

且学校教育与科举制度紧密结合,

近乎后世“考什么教什么”

的模式。

为以最小影响达成最大成效,

朱棣与几位大臣商议后决定,

在人数最多、难度最低、影响最浅的乡试中,加设一题:

“试述曲阜孔家在宋亡后,如何于元朝维持其影响力。”

此题设为必考,占三成比重,并公布标准答案。

考生若能在乡试中一字不差默写答案,

即可获得这三十满分。

关键在于这个“一字不差”

要知道,明朝科举考试的内容出自四书五经。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考官可能打出不同的分数。

考官的印象分,在科举中十分重要。

现在有了一个标准答案的三十分。

而且,只要你背下来,就能稳稳拿到这三十分。

相信只要准备参加乡试的考生,都会反复背诵,将它牢记于心。

这道题只要稍动脑筋,就不会出错,对科举本身的公平性并无影响。

这样一来,不出两个月,孔家自然不攻自破。

如今已经是七月,大明乡试每三年在子、午、卯、酉年的八月初九举行第一场,仅剩一个月时间。

于是朱棣立即命人张贴告示。

在封建和平年代,读书是跨越阶级的唯一途径。

任何有关科举的变动,都会引起大明上下的关注。

果然,一听说今天的告示与科举有关,应天城内顿时围满了黑压压的人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我的武力无敌》,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我的武力无敌第34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我的武力无敌第34章并对大明:我的武力无敌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