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此举既能替曹仁雪耻——虽不能斩杀罗成、赵云等猛将,但剿灭敌军士卒不在话下;又可借此机会在曹操面前展现胆识,让曹军上下知道仍有将领不惧寇封。
曹操见有人在此危难时刻主动请缨,心中颇感欣慰。虽非顶级猛将,但至少证明曹军仍有敢战之士。
他起身走到满宠面前,轻拍其肩道:满宠将军,中山有贾诩坐镇,你暂且留在我身边担任护卫。
此刻的曹操最需要忠诚将领。他担心朝中大臣为求富贵,可能暗中投靠寇封。比起增援中山,他更需要可靠的护卫。
满宠领命应允,愿誓死守护主公。曹操见满朝文武仅满宠一人敢战,心中不免黯然,遂下令散朝,独留满宠。
与寇封交战的机会多的是,曹操对满宠说,只要将军忠心不二。
满宠进言道:主公容禀,若中山失守,寇封大军便可直驱而入,为何不多派兵力增援?
曹操解释道:贾诩足智多谋,若他都守不住中山,纵使全军压上也是徒劳。
末将明白了,满宠恍然大悟,若主力尽出而败,届时连掩护主公撤退的兵力都没有,恐怕难以平安撤出冀州。
【
冀州地势平坦,无险可守。若放任寇封大军长驱直入,再想撤退便难如登天!
曹操微微颔首,满宠的见解与他所想不谋而合。支援中山一万精兵,已是极限。兵力过多反而难以调度,此战不容有失。但若无援军,中山必难抵挡寇封数十万雄师。
伯宁,速调一万兵马驰援中山。曹操沉声下令。他要为贾诩与守军提振士气,誓死扼住这道咽喉。
同时,曹操密令司马懿:若冀州失守,即刻接应残部退守青州。当年威震天下的青州兵经司马懿整训,战力犹存。眼下,唯有青州可作最后屏障。
※※※
中山城外战云密布。贾诩得报曹操亲率援军将至,悬着的心稍稍放下。数月来他广募兵勇,如今城中已有八万雄师——三万铁骑寒刃映日,五万步卒列阵如林。
报!三万骑军、五万步卒已按部署就位!
贾诩抚掌而笑:传令三军,寇封二十万大军不日将至,纵血染疆场亦不得退后半步!
八万曹军甲胄铿锵,剑戟如霜。贾诩凝望旌旗猎猎,深知此战关乎冀州存亡。身为曹操倚重的谋士,纵是刀山火海,他也当砥柱中流!
贾诩布下严密防线静候寇封来袭,八万将士严阵以待,此战唯有死守!
寇封下达百日攻克冀州的军令,而贾诩则要求全军必须苦守城池一年。
深谙兵法的贾诩欲与寇封展开持久周旋。他料定寇封麾下多关中子弟,最忌惮消耗战。
中山八万守军仅作防御之用,贾诩严禁将士贸然出击。
若这支主力溃败,冀州各郡曹军必闻风丧胆,再无人敢与寇封交锋。
贾诩心知肚明:寇封军团正面冲锋势不可挡!
倘若以八万曹军在平原迎战二十万寇封大军——
结局注定是曹军溃不成军,四散奔逃。
唯有据城死守,方能倚仗地利周旋,或可支撑数月时日。
老成持重的贾诩被曹操册封中山王,正因其沉稳谋略。
此时曹操亲率万余精兵疾驰至中山境外。寇封尚未发兵,时机恰到好处。
中山王,丞相驾到!
听得守将禀报,贾诩急忙出迎。在他心中,曹操永远是那位值得敬重的丞相。
恭迎丞相远来,未及十里相迎,还望恕罪。
爱卿免礼。守城重任在身,若因迎驾耽误军务,何人来抵挡寇封?
谢丞相体恤。城外风疾,请速入城歇息。
曹操携满宠入城,贾诩恭谨相随。接风宴席早已备妥。
新到的一万援军被妥善安顿。贾诩吩咐待战事吃紧时再调遣上阵。
将士长途跋涉,若即刻驱其作战恐生怨怼。
纵使寇封此刻自雁门出兵,抵达尚需时日。
席间贾诩持盏敬酒:值此危难之际丞相亲临犒军,令他感佩至深。
丞相,请!
殿内聚集了中山国众多将领,皆是贾诩所召。
此举既为感谢曹操援助,亦向丞相展示中山将士抗敌之志!
多亏丞相出手相助,我等必将击退寇封,令其滚回关中!
丞相尽管放心,有中山军在,寇封大军休想踏过中山国!
纵然寇封有二十万大军,我军仅有八万,但末将以一当十,八万可抵八十万!
这番豪言引得曹操连连鼓掌,面露赞许之色。
见中山军如此气势如虹,曹操顿觉寇封二十万大军不足为惧,依然可将其拒之城外。
曹操此番亲临,最想见的正是将士们这份胆魄!
只要将士们意志坚定,不退缩不怯战,曹操便认为此战有望。
随着一万援军抵达,中山国兵力已达九万之众。
对贾诩而言,如今要以九万之师阻挡寇封二十万大军。
最大倚仗便是坚固城防与充足粮草。
有诸位将军在此,贾大人无需多虑。寇封欲破此城,简直是痴心妄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