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作品: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作者:微微二鱼|分类:历史|更新:2025-11-17 01:33:27|字数:7508字

思虑再三,张辽终是抬头望向阵中残部。他并非贪生怕死,只是不愿万余将士枉送性命。早闻寇封军中待遇优厚,军饷数倍于曹营。与其做无谓牺牲,不如保全将士性命。

此时战场上空回荡着震天呐喊:主将已擒,降者不杀!先是附近士卒呼喊,继而七万大军齐声劝降,声震四野。

被困在阵中的一万五千曹军忽闻主将被擒,顿时军心大乱。不多时,他们便听见了张辽劝降的喊声......

雷电交加的战场上,残存将士目睹同袍接连倒下,握刀的手开始颤抖。不知是谁先抛下长矛,金属坠地的脆响瞬间传遍军阵。万余曹兵相继卸甲弃械,黑压压跪倒一片,很快被戚家军寒光凛凛的枪戟围住。

戚继光当即调遣五千精锐收缴军械,押解降兵返回扬州大营。此刻他无暇顾及这些俘虏——按先前的谋划,李通此刻应已率军倾巢而出,而驻守三仙山的一万五千踏 ** 正面临腹背受敌之危。徐州决战在即,他必须争分夺秒。

战鼓声中,戚家军主力分为两路。副将统帅三万人马稳步推进,戚继光亲率万余精锐急行军,罗成与杨再兴的八千铁骑如利刃开路。囚车中的张辽被特意带上,这位曹军名将或将成为攻破徐州的关键筹码。

此时三仙山要塞旌旗猎猎,胜捷军将士正严阵以待。数日前杨再兴南下时曾留下军令:此地将是阻止曹军南下的最后屏障。斥候突然传来急报——广陵郡方向烟尘蔽日,绣着字的大纛旗下,五千铁骑正引着万余步卒汹涌而来。这正是去年在豫州死里逃生的李通,此刻他押上了徐州最后的守备力量。

这次张辽向他求援,李通立即率领徐州全军赶来救援!

这份恩情,李通必须要报。更何况,若放弃张辽的三万兵马,徐州定然难保。不论是报恩还是为公,李通都必须全力救援!

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李通也义无反顾!

可当李通率军抵达三仙山时,却发现一支军容肃穆的精锐部队拦在面前。军旗上、字样格外醒目。

李通作为沙场老将,立刻明白这是要阻断他救援张辽,好让敌军吞掉那三万将士!

事不宜迟,李通拔剑高呼:兄弟们!张将军危在旦夕,前面有敌军挡路,我们怎么办?

两万曹军齐声怒吼:杀!杀!杀!

军心振奋,李通亲率五千铁骑冲锋在前:今日定要救出张将军,保住徐州!随我杀!

铁骑奔腾间,李通长枪所指,直取敌军。此时杨再兴不在军中,与二军由张先、李成统帅。二将持刀喝令:杨将军未归,战事未了!死守三仙山,绝不放一个曹军过去!

作为岳家军精锐,这两支劲旅士气高昂,誓要阻拦李通大军!

当张先与李成两位将军下达指令,这支一万五千人的部队立即士气高涨,严阵以待准备迎击敌军!

这才是我岳家军应有的气势!弓箭手听令,待敌进入百步范围立即放箭!

胜捷军与踏天军的盾兵向前推进,长 ** 随后列阵,务必坚守阵地!

随着命令传达,整支军队迅速展开行动。

李通率领的五千铁骑遭遇胜捷军与踏天军的箭雨攻击,仅第一轮齐射就有数百骑倒地。 ** 骑兵瞬间被后方铁骑踏成肉泥。

见状,李通厉声喝道:全速冲锋!只要突破箭阵他们就无计可施,随我冲杀!

在李通的激励下,五千铁骑骤然加速。在第二波箭雨造成数百人伤亡后,前锋已突入敌军阵前。

此时双方将士都能清晰看见彼此眼中的战意。伴随着震耳欲聋的撞击声,冲锋的战马重重撞上盾牌阵列。

刹那间,胜捷军与踏 ** 前列的盾甲兵手中盾牌轰然爆裂,凶猛冲击力将持盾士兵连人带盾掀飞!

枪兵见势立即突刺,寒铁枪尖狠狠扎入敌方战马躯体。战马悲鸣声响彻云霄,冲锋骑兵瞬间被四面刺来的长枪贯穿,血溅沙场。

整条防线化为绞肉战场,双方将士都在为突破或死守豁出性命。胜捷军与踏 ** 誓死拦截李通部队,而李通大军则疯狂冲击着这条钢铁防线。

三仙山间回荡着震天喊杀声、濒死哀嚎与战马嘶鸣,肃杀之气令天地变色。眼见突围无望,李通双目赤红——若在此僵持,张辽主力危矣!届时徐州必失!

李通暴喝一声,亲率数百死士组成锋矢阵直插敌营。胜捷军主将张先见状挥刀迎击,虽武艺精湛却仍逊李通半筹。交锋数合便落于下风,张先咬牙发狠:岳家军宁可战死绝不后退半步!

踏 ** 统帅李成怒吼张兄莫慌,战刀挟风雷之势直取李通首级。刀锋破空声惊得李通仓皇闪避,张李二将趁机合围。两位统将联手强攻之下,纵然勇猛如李通也渐显颓势——乱世名将,终究要靠活过今日才能成就!

三国乱世,能被史册铭记的武将皆是万中选一的强者!

然而这烽烟四起的时代,岂止民间流传的一吕二赵三典韦二十四名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第70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第70章并对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