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佳悦榕、乌苏氏等人面面相觑,再没了先前的喜色,索额图大人下了大狱,定然是太子……爷的处境不妙啊。
宜修挥了挥手让小厮下去,“爷回来前,你们不必再来请安,安静在院里待着。”
众人只得点头,前朝大事面前,她们这些妇流还是安分些好。
众人散去后,宜修松了一口气,前朝之事还是照着历史轨迹先前,没什么大的变化,太子和胤禔之间争斗愈发白热化,索额图着急之下犯了忌讳也是情理之中……命不久矣,也是他的命!
逆天改命,谈何容易?还是顺流而下,更稳妥。胤禛胜就胜在,够稳,把握住了康熙每一次在帝王和父亲双重身份之间的变化,迎合了帝心,也契合父意。
自己只要保证阿玛费扬古身子康健,四个兄弟能担起延续家族荣耀就够了。
夫妻一体……听听罢了,真要自己事事为胤禛着想在前,此刻是解语花,来日便是心机深沉、别有用心。
就像甄嬛曾经为身为皇上的他排忧解难般,情意浓时不过是闲谈,有了猜疑便是参政。
自己可以支持胤禛夺嫡,但决不能扶持他许多,一旦暴露内心的权欲和野望……弘晖没有长成前,必得事事小心。
定了心思,宜修愈发悠闲自得,贤妻贤后她可是“演”了两辈子,可谓是信手拈来。
只不过这一世,自己甘之如饴——能为晖儿铺路,什么都值得。
宜修让人磨碎了花生、芝麻、核桃、新米,用牛乳熬煮了一小罐粥,进了破尘居。
五格大呼小叫的尖锐嗓音传来,“不行,不行,我要悔棋,这一步我下错了。”
“落子无悔。”胤禌略显气短的话音,无力反驳着。
五格自顾自改了棋,任凭胤禌眼神再如何不认可,也不得不顺从。
五格有的是力气和耐心磨他,但凡胤禌敢说个不字,这盘棋到明天都下不完。
“原来是这般下棋的。”宜修特意放轻了脚步声,站到五格身后,眸光凌冽。
分明是温柔带着些许戏谑的声音,落在五格耳中却如阎王催命。
姐姐面前,弟弟都不如奴才!
“姐,我这儿、这不是和十一阿哥玩闹么…呵呵,别在意,别在意!”
“啊!!!”
片刻后,五格揉着耳朵,耷拉着脑袋站在宜修身后。
胤禌舀着暖粥一口一口,心情颇好地往嘴里送。
“皇阿玛再有几日就回来了,十一弟也该准备下,过几日回宫探望宜妃娘娘。”
醇香的好粥,香气四溢,五格肚子没忍住“咕咕”叫了几下,宜修横了他一眼,真是丢人啊。
胤禌已然拿起勺子给他盛了一碗,推到五格面前,慢条斯理回话,“多谢四嫂这几年照顾,往后也不知……”
“想来就来住,弟弟来哥哥家住几日,谁敢多嘴?”宜修满眼怜爱,叹了一句,“七叔母已经在修缮府邸了,约莫年底诏书就会下来,以后都在宫外,咱们来往更方便。”
胤禌立刻两眼放光笑道:“嗯。”过继这事儿,胤禌没了最初的反感,额娘和四嫂也是为了他好,皇家局势突变,谁也不知道最后结局如何,能提前安然退场总好过一辈子困于其中。
何况,过继了也不代表不是自家人,还能替亲兄弟留条后路,也没什么不好的。
“十一弟啊,有桩事你也该上上心了。”宜修纠结再三,还是吐露了口风,胤禌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五格和敏瑜的婚事,宜修都去恭亲王跟前探了口风,去年年底定了亲,四月中就成婚。
算算日子,裕亲王、恭亲王和索额图是前后脚没的。
一切都来得及安排。
当然不能让敏瑜守孝三年,所以婚期宜修定在了四月中,早办早安心,她也能空出手,早些帮岳兴阿、舜安颜和常舒家的两个孙女牵线——
常舒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七子,按辈分是康熙的亲伯伯,算是宗室的老长辈,他家十个儿子没怎么有出息,康熙不太喜欢但他家哪些个孙女,满京城没人说不好,就是一点欠缺——没有正式册封,都是格格、格格叫着。
岳兴阿和舜安颜好歹是康熙的亲外甥,要真定了常舒家的孙女,册封还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隆科多仕途受挫,佟国维再怎么有小心思,也只能选择扶持孙子,更别提法海对这两侄子很是欣赏。
舜安颜说是十年不准出仕,但法海前年带他进宫贺寿,康熙也没拦着,摆明了是态度有所松软,佟佳氏当然顺杆往上爬。
娶个宗室格格,对舜安颜和岳兴阿仕途有利无害,法海和佟国维绝对赞成。
爱新觉罗氏这两年为了帮自己达成目的,舔着脸与赫舍里氏求和,就是为了亲娘的付出,宜修也得把这事儿给敲定了。
“四嫂,我无心于此。”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胤禌体弱子嗣又艰难,并不愿意娶亲,觉得会害了旁人家的姑娘。
这两年胤禌做的最多的事儿,就是暗中催五哥胤祺赶紧和五嫂再要两个孩子,他等着抱“儿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