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帝火融天·道兵蕴神
擎苍峰顶的云海之下,藏着一处萧夜亲手开辟的“地火渊”。渊底并非寻常岩浆,而是由天地本源之火与上古帝者残魂所化的“帝炎”——这是他耗费百年光阴,从葬帝渊深处牵引而来的火种,也是他打造专属帝兵的根基。
成为帝者逾百年,萧夜的帝道已臻微至极致,肉身与神魂更是与天地道则完美相融。但他深知,帝者之威,不仅在于自身道境,更需一件契合自身的帝兵,作为道的延伸,承载帝道之威,亦能在关键时刻,成为守护道心的屏障。
“吾之道,以毁灭为基,融六色法则,蕴生灭之妙。帝兵当承吾道,既为斩破虚妄之锋,亦为承载万法之器。”萧夜立于地火渊边,神识沉入渊底,感受着帝炎的狂暴与炽热。这帝炎不同于凡火,能焚炼法则,淬炼神魂,正是铸就帝兵的绝佳材料。
打造帝兵,首重“选材”。萧夜并未选用现成的天材地宝,而是决定以自身帝道为引,从天地间牵引最契合自身法则的本源材料。他抬手一挥,帝道之力化作六色流光,分别射向中域四方:
金色流光落向苍莽山脉深处,牵引出万年玄铁之精,承载“锋锐”法则;
蓝色流光沉入忘川河底,摄取幽冥寒晶,融入“防御”之道;
紫色流光直上云霄,引动雷霆之核,蕴藏“雷”之狂暴;
青色流光扫过林海,汇聚万木生机,暗含“生命”之韵;
黑色流光探入葬帝渊,吸纳死气本源,彰显“毁灭”之威;
白色流光弥漫天地,捕捉风之灵动,融入“风”之迅捷。
六道本源材料在帝道之力的牵引下,化作六色光点,缓缓落入地火渊中。帝炎瞬间将其包裹,开始了初步的淬炼。岩浆翻滚,法则激荡,渊底传来阵阵轰鸣,仿佛天地都在为这即将诞生的帝兵而震颤。
萧夜纵身跃入地火渊,置身于帝炎之中,却毫发无损。他的帝道早已与天地相融,帝炎虽能焚炼法则,却无法伤他分毫。他盘膝坐于岩浆中央,双手结印,口中吟诵起上古帝纹咒语——这是他从葬帝渊岩壁的上古刻痕中领悟的“铸道咒”,能沟通天地本源,引导材料与自身道则深度融合。
“以吾帝道为引,以天地本源为料,以帝炎为炉,铸吾道兵,名曰‘焚天’!”
一声低喝,萧夜将自身帝道之力毫无保留地注入六种材料之中。金色的玄铁之精在帝道滋养下,愈发锋锐,隐隐有斩破空间之威;蓝色的幽冥寒晶则化作一层坚韧的晶膜,蕴含着无可撼动的防御;紫色雷霆之核不断跳动,散发出毁灭性的气息;青色万木生机与黑色死气本源相互缠绕,形成生灭循环之象;白色风之灵动则让所有材料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淬炼的过程,漫长而痛苦。帝炎每一次焚烧,都在剔除材料中的杂质,同时也在考验着萧夜的道心——材料与道则的融合并非一帆风顺,时常会出现法则冲突,导致材料崩裂。每一次崩裂,萧夜都需以自身帝道之力强行镇压,同时调整道则的运转,让材料重新凝聚。
这是一场与自身道则的博弈,也是一场对耐心与掌控力的极致考验。百年光阴,萧夜便在这地火渊中,日复一日地淬炼、融合、调整。他的神识高度集中,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瑕疵,如同最严苛的匠人,打磨着世间最珍贵的作品。
期间,中域曾数次遭遇危机:有域外邪祟透过小世界通道入侵,有古老的凶兽从沉睡中苏醒,甚至有修士觊觎帝道阁的典籍,引发内乱。但萧夜始终未曾离开地火渊,只是偶尔分出一缕神识,以帝道之力隔空化解危机——对他而言,打造帝兵不仅是为了提升实力,更是对自身道境的一次深度打磨,不容有丝毫分心。
楚凡曾多次来到地火渊外,想要为他护法,却都被萧夜以帝道之力劝退。他知道,老师的这场修行,只能独自完成,任何人的干扰,都可能功亏一篑。
又是百年光阴流逝。地火渊中的六种材料,终于在帝炎的淬炼与萧夜帝道的滋养下,彻底融合为一体,化作一柄通体漆黑的长剑雏形。剑身之上,六色纹路如同活物般流转,时而绽放出金色的锋锐之光,时而覆盖蓝色的防御晶膜,时而缠绕紫色的雷霆,时而浮现生灭循环的异象,时而闪过风之迅捷的残影。
但萧夜知道,这还不够。帝兵之所以为帝兵,不仅在于材质与法则,更在于“蕴神”——需将自身一缕神魂融入其中,让帝兵拥有灵性,成为与自己心神相通的伙伴,而非单纯的武器。
“蕴神之道,需以魂为引,以道为基,不可逆,不可悔。”萧夜眼神坚定,没有丝毫犹豫。他缓缓闭上双眼,神识沉入自身神魂深处,小心翼翼地剥离出一缕最精纯的神魂本源。这缕神魂本源蕴含着他的道心、他的感悟、他的意志,一旦融入帝兵,便再也无法收回——若帝兵损毁,他的神魂也会受到重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