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图穷匕见

作品: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作者:天煞门的小花娘|分类:历史|更新:2025-11-14 14:56:19|字数:4988字

一个月后。

成都,皇宫。

刘备拿着一份从北方传来的密报,手背上青筋暴起,整个人就像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

“孔明!你来看看!你来看看!”

他把那卷竹简重重地拍在桌案上。

“这曹孟德是疯了还是傻了?!”

“孙绍那小子卖给我们的雪花盐,三文一斤我们都嫌他要挖空益州的根基,都怕得要死!”

“他曹操倒好!直接派人去建业,按市价买!而且是敞开了买!孙绍有多少,他就要多少!”

刘备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脸上的神情又是愤怒又是困惑,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他显得有些扭曲。

“他想干什么?啊?他到底想干什么?”

“他就不怕魏国的老百姓也像我们蜀地一样,被那点小恩小惠收买了人心吗?”

“还是说,他跟孙绍那小贼穿上了一条裤子,准备联手先把我们给吞了?!”

诸葛亮静静地坐在那里,羽扇放在一旁,他只是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他的脸色比一个月前更加憔悴,眼中的智慧之火似乎也黯淡了不少。

面对刘备的咆哮,他只是缓缓地摇了摇头。

“陛下,曹操不是傻子。”

“他比我们想象的,要精明得多,也无耻得多。”

诸葛亮放下茶杯,声音里透着一股深深的疲惫。

“孙绍的盐,是毒药。我们选择堵,选择防,结果把自己搞得里外不是人。”

“而曹操,他选择了另一条路。”

“他把毒药,变成了他自己的补药。”

“他以官方的名义,垄断了孙绍在北方的所有盐。如此一来,盐就不是孙绍的恩惠,而是他曹操的赏赐。他不仅不会失去民心。”

“这一手借刀生财,玩得实在是高。”

“我们,从一开始就输了。”

诸葛亮的话,每一个字都清晰地落在刘备的耳朵里。

刘备的脚步停了下来。

他愣愣地看着诸葛亮,脸上的愤怒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彻骨的寒意。

原来是这样。

原来,在他们被孙绍的阳谋折磨得痛不欲生的时候,曹操已经想到了破局之法,甚至反过来利用孙绍,把自己喂得更肥了。

这一刻,刘备感觉自己就像个笑话。

一个在棋盘上被两个顶尖高手来回戏耍的,可怜虫。

他颓然地坐回椅子上,喃喃自语。

“一个孙绍,已经让我们束手无策。”

“现在又多了一个把阴谋玩出花的曹操……”

“这天下,难道真的没有我刘备的立足之地了吗?”

书房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时间,就在这种令人窒息的氛围中,一天天过去。

很快,就到了安宁五年的秋末。

蜀地的百姓,早已习惯了每天去“蜀中送暖”商行买几尺便宜又暖和的棉布,去“益州盐业”称半斤雪白细腻的精盐。

孙绍这个名字,在民间的声望,甚至一度超过了他们自己的皇帝刘备。

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样的好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的时候。

网,收了。

“听说了吗?‘益州盐业’关门了!”

“何止是盐铺啊!‘蜀中送暖’也关了!说是江东来的棉花,也用完了!”

“什么?!”

成都的东市口,一夜之间,炸开了锅。

原本门庭若市的两家商铺,此刻大门紧闭,贴上了封条。

百姓们围在门口,脸上写满了惊慌和不敢置信。

“怎么会这样?盐没了?那我们以后吃什么?回去吃又苦又涩的官盐吗?”

一个老妇人捶着胸口,声音都带上了哭腔。

“我的老天爷啊!这可怎么活啊!我那小孙子,刚穿上棉衣,才一个冬天没生病,这要是没了,可怎么办啊!”

“到底是怎么回事?宁国那么大,怎么会突然就没盐没棉花了?”

人群中,议论纷纷,恐慌如同瘟疫一般蔓延。

就在这时,几个穿着体面的“读书人”,悄无声息地混进了人群里,开始“透露”内部消息。

“唉,各位有所不知啊!我有个远房亲戚就在宁国商行里做事。”

一个“读书人”叹了口气,一脸惋惜地说道。

“不是宁国皇帝陛下不肯帮我们,实在是……实在是没办法了啊!”

“他们赖以为生的那座朱崖郡的盐山,经过这大半年的疯狂开采,已经……已经被挖空了!”

“什么?挖空了?”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那怎么办?真的没指望了吗?”

“读书人”看了一眼众人,又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声音里带着一丝希望。

“办法,倒也不是没有。”

“宁国皇帝陛下派人日夜勘探,发现在我们益州的兴古郡,有一片地方,地下的石料,可以用来制作雪花盐!”

“真的?!”

人群瞬间沸腾了!

“那太好了!快去开采啊!”

“是啊!就在我们自己的地盘上,这下不愁没好盐吃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方便以后阅读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第215章 图穷匕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第215章 图穷匕见并对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