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坐享其成

作品: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作者:老周不庄|分类:历史|更新:2025-11-14 09:21:03|字数:8168字

等了近十天后,袁尚终于接到了袁绍的回复,心情很复杂。

实授冀州牧,他当然很开心。

但要袁绍让他将一半的战利品送给袁熙,却让他很牙疼。为了赏赐将士,他已经送出不少。包括袁熙在内,都拿到了接近两成的战利品。

如果按照袁绍的要求,他就要再补上三成。

如此一来,自己这一趟出征除了名声,实际利益颗粒无收,甚至还要赔进去一些。

冀州人会非常不高兴。

炎炎夏日,远赴辽东征战,为的就是战功赏赐和战利品,现在还要赔上一点,谁能开心。

可是让袁尚违背袁绍的命令,他还真不敢。

无奈之下,他请来了审配,将袁绍的命令给他看。

看完命令,审配吃了一惊。倒不是因为要分一半战利品给袁熙,而是公孙度的首级竟然落到了袁熙手中,着实有些诡异。

按理说,就算公孙度那天在风雨中迷了路,也不应该跑出那么远,饿死在沼泽中。

你说他浮尸海上,都合理一些。

“使君,给吧。”审配踌躇良久,最后还是咬咬牙。“大将军这么做,也是无可奈何。”

袁尚不理解。“给一半,我们就什么收获也没有了,还要倒贴一些。”

审配有点控制不住情绪。“使君,谋大局者,不能在意一时得失。大将军这么做,也是为了安抚幽州。如果他将此战的经过公布天下,使君的功劳还要打个折扣,再想和青州一争高下也未必有机会了。”

袁尚顿时气短,脸臊得通红。

他明白了袁绍的言外之意,也理解了袁绍的苦心。

但是,最让他不安的却是袁绍动摇的信心。

“那之后的战事怎么办?”

审配也有些头大,甚至有些恼羞成怒。

袁绍的命令说是让袁尚增援高干,也就是高干为主,袁尚为辅,明显是对袁尚能否主持战事感到疑问。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对他审配的能力不太放心。

如果不能重振袁绍的信心,袁绍很可能会放弃袁尚,一心一意培养长子袁谭,冀州人就真没机会了。

所以,哪怕亏本,他们也要出兵,证明他和袁尚并非无能,只是运气稍微差了一点。

谁能想到公孙度会迷路,死在沼泽里呢。

力劝袁尚出兵,证明自己之余,审配不禁也有些疑惑。

冀州人押注袁尚是不是太草率了?从此战的经过来看,袁尚华而不实,徒有一副好皮囊,用兵能力实在有限。相比之下,倒是不显山不显水的袁熙更老到些,甚至堪称高明。

更难得的是,他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好。

——

收到袁绍的赏赐,袁熙很是感慨。

他能感觉到袁绍的无奈。

明知袁尚这一战打得并不完美,却只能帮袁尚掩饰,然后自掏腰包来安慰另外两个儿子。

不出意外的话,袁谭那里也会得到老父亲久违的关爱。

检查了清单后,他将袁绍的赏赐分成几份。

最丰厚的一份给了郭嘉。

这一战能够坐享其成,在避暑的同时完成了几个目标,多亏了郭嘉的计策。

鲜于辅、乌延也各得到了一份。虽然数额不大,却是来自于大将军的认可,弥足珍贵。

收到礼物后,鲜于辅很快就送来了回礼,并且附上一份亲笔书信,检讨了这次作战的不足,尤其是没有及时通报的过失,表示绝不再犯。

刘备反复不可信,请君侯多加小心,我会为君侯看着他,绝不让他越辽水一步。

对鲜于辅的效忠示好,袁熙并不怎么信,但是不影响他给鲜于辅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书信,表示自己将回蓟县,请鲜于辅接到扶余的臣服后就返回昌黎,并且推荐一个人出任玄菟太守。

玄菟不大,即使加上新划入的辽队、辽阳等县,也不过七个县,不到两万户,得失无足轻重。但太守毕竟是二千石,让鲜于辅推荐,等于给他一个安排亲信的机会,酬谢他的忠诚。

他们想要利益,袁熙就给他们利益。

如果他们还不满足,那就不好意思了。礼之后,就是兵,任谁也找不出毛病。

袁熙宣布了这个方案后,鲜于银、阎志都非常满意,赵云也为刘备感到遗憾。

如果刘备不是再一次转换门庭,玄菟郡大概率会给他。现在么,他根本不好意思开口。

鲜于银等人也有赏赐,虽然不多,却足以表示袁熙没有忘记他们的辛苦。

——

十月初,袁熙刚回到蓟县,就收到了袁尚送来的第二批馈赠。

袁熙很意外。

袁尚拿下襄平后,已经派人给他送过一批战利品,总价值接近一亿钱。现在又给他送来一批,而且数量这么多,这是什么意思?

是提前给明年的钱粮吗?

幽州每年从冀州得到的接济大概就是这个数。

这笔馈赠来得莫名其妙,连郭嘉都搞不清楚,又不好去问,只好稀里糊涂的收下。

收可以稀里糊涂的收,用却得明明白白的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方便以后阅读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第37章 坐享其成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第37章 坐享其成并对袁氏王朝:从乌巢开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