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同时,刘备的声音响起。“夫人有何吩咐?
“使君只是让我夫君闭门思过,可不是坐监,你这么做,是不是太怠慢了?”
刘备赔笑道:“夫人言重了。我正在安排人打扫,新的卧具坐具马上送来,虽不敢说奢华,却一定能让大王住得舒心。”
——
数日后,楼班一行赶到柳城,包括蹋顿的两个儿子,还有苏仆延的妻女。
嫁给苏仆延的袁氏女叫袁晚,只有一个女儿,今年三岁,乳名小妹,汉名苏细君。
苏仆延有儿子,听到苏仆延被杀的消息后就带着百余骑跑了,不知去向。
与袁秋不同,袁晚对苏仆延没什么感情,知道苏仆延被杀,甚至看到苏仆延的首级时,也没有落泪,只是幽幽地叹了一口气,然后就静静地站在一旁。
楼班兄弟二人站在袁熙面前,连大气不敢出。
楼班二十出头,看起来又高又大,身材雄壮,但神情怯懦,看不出半点草原枭雄应有的气度。还没说话,脸上就没了血色,厚厚的嘴唇直哆嗦。
看到他这副模样,袁熙相信了袁秋的说法。
难楼等人扶立他为单于,绝非善意,本质上只是不想让蹋顿过于强势,以免被辽西乌桓吞并。
合纵连横,不仅汉人会,乌桓人也会。
楼班的兄弟楼缓稍微好一些,但也仅限于没有失态,站在那儿,一句话也不敢说。
反倒是袁秋为蹋顿生的两个儿子比较活泼,一见面就抱着袁熙的腿喊阿舅,活脱脱就是袁秋的模样。
看来喜欢抱人腿这种事,也是天生的。
面对这些人,袁熙和颜悦色,令人如沐春风。
一手抱起一个髡头小外甥,又将同样髡头的外甥女苏细君叫到跟前,温和的问了几句,然后不经意地的说了一句:“还是我们汉人的发式好看,以后就不要留髡头了,夏天晒,冬天冷。”
苏细君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袁熙又将袁晚叫了过来,请她入座。“苏仆延不听将令,已经被我杀了。辽东属国的乌桓部落以后也不会独立存在了。你有什么打算?如果想回中原,我就派人送你回去,大将军自然会安顿你。如果你想留在幽州,可以去蓟县……”
“妾想去蓟县。”
袁熙看着袁晚,有些意外,他没想到袁晚如此果决,没等他说完就做出了决定。
“不想留在辽东?我可以给你安排两百户,保你衣食无忧。”
“不用,妾想去蓟县。”袁晚看着女儿,摸着她的髡头。“妾早就觉得这髡头难看了。到了蓟县,不用再留这么难看的发式,比什么都好。”
袁熙心中一软,点头答应。“好,你收拾一下,我派人送你回蓟县。”
“不用收拾,我们母女随时可以走。”
袁熙有些无奈,只得用央求的语气说道:“总得吃顿饭吧?吃完饭,我就派人送你们去蓟县,如何?”
袁晚打量了袁熙片刻,终于露出一丝笑容,欠身一拜。
——
袁熙设宴,款待楼班等人。
闭门思过的蹋顿也被安排出席。
看到蹋顿无恙,楼班兄弟终于松了一口气,找机会和蹋顿说了几句话。
蹋顿根据袁秋的交待,嘱咐楼班兄弟安心,听从袁熙的安排,不要横生事端。
至于他,随刘备征辽东之后,就会回柳城。
得到他的亲口认证,惶惶不安了好几天的楼班兄弟终于松了一口气。
看到这一幕,蹋顿的心情很是复杂。
他很想知道,如果难楼、苏仆延等人当初知道会有这种结果,还会不会逼着他让出单于之位,以楼班为辽西乌桓单于,断送了他一统三郡乌桓的念想。
辽西乌桓、辽东属国乌桓被袁熙收服之后,上谷乌桓就能幸免吗?
难楼想得太简单了。
不过这样也好,大势如此,早一天臣服,早一天受赏。
在酒宴上,袁熙第一次公布了自己的设想,希望楼班回去之后,以单于的身份劝部落中的百夫人、千夫长送子弟到蓟县就学。
蓟县不仅有更好的生活条件,还有一位圣人之后的大儒做老师。
别说乌桓人,就算是幽州人,以前也不敢想象能有这样的机会。如今机会就摆在你们面前,千万不要错过。
如果楼班自己愿意去学,那就更好了。
楼班不敢做主,再次向蹋顿请计。
蹋顿心知肚明,这固然是一个求学的好机会,同时也是袁熙试验辽西乌桓忠诚度的机会。如果楼班等人去了蓟县,他大概率可以安全返回。如果楼班等人不去,他就回来不了,百分之百会死在辽东。
别看他带来了三千骑,那三千骑可不归他指挥,而是由刘备直接指挥,包括他本人在内。
他是戴罪立功,只能指挥一千骑。
迫于形势,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建议楼班抓住机会,去蓟县求学。
至于楼班还能不能活着回到柳城,就看天意和袁熙的心情了。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