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愈发猛烈,雨滴如注,打在地面上溅起高高的水花。萧景睿和萧景怡站在营帐前,望着被黑暗和风雨笼罩的营地,眼神坚定。“哥哥,不管敌人有什么阴谋,我们都已做好准备。”萧景怡说道。萧景睿点点头,“嗯,兄弟们都士气高昂,这场风暴,我们一定能挺过去。”话音刚落,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隐隐约约的马蹄声,两人心中一紧,知道,敌人,终于来了。
然而,当那马蹄声渐近,来者却并非胡人,而是外出打探消息归来的探子。探子浑身湿透,狼狈不堪,匆忙下马后便急奔至萧景睿和萧景怡面前,单膝跪地,气喘吁吁地禀报道:“首领,不好了!营地外集市上不知从何处传出谣言,说咱们‘乞活军’名为反抗胡人,实则暗中与胡人勾结,妄图称霸一方。”
萧景怡心中猛地一紧,与萧景睿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忧虑。此时,天边一道闪电划过,将黑暗瞬间照亮,紧接着一声惊雷炸响,仿佛也在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鸣响警钟。萧景睿眉头紧锁,沉声道:“这谣言来者不善,定是有人蓄意为之,企图扰乱军心民心。”萧景怡咬了咬嘴唇,目光中闪过一丝决然,“哥哥,我这就去处理。”
清晨,雨势渐小,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萧景怡迅速回到营帐,一边擦拭着脸上的雨水,一边有条不紊地安排人手。她先是唤来几个精明强干的亲信,低声吩咐道:“你们即刻分散到集市各处,不动声色地打探谣言的源头,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查清楚。记住,不要打草惊蛇。”亲信们领命后,如鬼魅般迅速消失在营帐外。
随后,萧景怡又找到苏先生。苏先生正坐在营帐内,对着一盏油灯研读兵书,见萧景怡匆匆进来,赶忙起身相迎。萧景怡神色凝重地说道:“苏先生,集市上谣言肆虐,情况危急。劳烦您尽快准备告示,将我们‘乞活军’的宗旨、过往功绩以及对抗胡人的决心一一阐明,张贴在集市显眼之处,以正视听。”苏先生微微点头,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说道:“姑娘放心,此事我定会办妥。”说罢,便铺开纸张,研墨提笔,开始奋笔疾书。
与此同时,萧景睿也在营地内忙碌着。他深知谣言一旦扩散,极有可能引发军心不稳,甚至有人会趁机作乱。于是,他迅速召集各营将领,面色严肃地说道:“如今谣言四起,人心惶惶。你们即刻回到各自营地,加强戒备,密切关注士兵们的动向,若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向我汇报。”将领们齐声应道:“是!”旋即转身,奔赴各自岗位。
安排妥当后,萧景睿亲自在营地内巡视。他看到士兵们虽然表面上依旧在执行任务,但眼神中难免流露出一丝疑惑和不安。萧景睿停下脚步,拍了拍一名士兵的肩膀,说道:“兄弟,莫要轻信那些谣言。咱们‘乞活军’一路走来,历经多少艰难险阻,哪一次不是为了咱们汉人同胞?那些谣言不过是敌人的阴谋诡计,妄图扰乱咱们的军心。只要咱们团结一致,定能粉碎敌人的阴谋。”士兵听后,眼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坚定地说道:“首领放心,我们都相信您,相信‘乞活军’!”萧景睿欣慰地点点头,继续向前走去。
而在营地外的集市上,谣言如同瘟疫一般迅速蔓延。原本热闹的集市,此刻弥漫着一股不安的气氛。人们交头接耳,眼神中充满了警惕和怀疑。一些小贩们停下手中的生意,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听说了吗?‘乞活军’居然和胡人勾结,这可如何是好?”一个卖菜的老汉忧心忡忡地说道。旁边一个年轻的后生撇了撇嘴,说道:“不会吧?‘乞活军’之前不是还多次击退胡人,保护了咱们吗?”“哼,那可说不定。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他们背地里打的什么主意。”一个路过的商人冷哼一声。
随着谣言的传播,不少民众开始对“乞活军”投来异样的目光。一些原本支持“乞活军”的百姓,此刻也陷入了犹豫和困惑之中。萧景怡安排去调查谣言源头的亲信们,在集市中四处打听,然而却一无所获。那些传播谣言的人,似乎早有准备,一旦察觉到有人询问,便立刻闭嘴不言,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此时,苏先生带着几名士兵,将写好的告示张贴在集市的各个角落。告示上,详细阐述了“乞活军”自成立以来,为抗击胡人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以及他们一心为汉人谋福祉,建立和平家园的坚定决心。然而,民众们看到告示后,反应却各不相同。一些人仔细阅读后,觉得言之有理,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但仍有一些人,对告示内容持怀疑态度,认为这不过是“乞活军”为了掩盖罪行而编造的谎言。
萧景怡站在集市的一角,看着民众们的反应,心中暗暗焦急。她知道,若不能尽快找出谣言的源头,彻底消除民众的疑虑,“乞活军”将会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就在这时,一名亲信匆匆跑来,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萧景怡脸色微变,立刻跟着亲信离开集市,回到营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