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后,旧金山湾的天空被薄雾笼罩,海面上只有引擎的低鸣。
第一艘东协运输舰缓缓靠岸,舰桥上的信号灯闪烁着。码头早已清空,美人解的士兵在岸边等待,他们穿着型号不一的防弹衣,手中握着旧式突击步枪。
舷梯放下,钢制的踏板落在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东协合成营的先头部队依次走下舰艇。外骨骼步兵的装甲在海雾中反光,他们的脚步整齐,背后是步兵战车和轮式突击炮。
美人解的代表站在岸边迎接,格洛丽亚也在其中。她没有讲话,只是点了点头。
东协的指挥官递上文件,确认登陆区域与补给路线。
“港区安全,但城市外围仍有武装力量活动。”美人解的军官简短汇报,“他们多半是被打散的本地右翼武装,装备简陋,却顽固。”
“还有,加利福尼亚周围盘踞着许多右翼武装,虽然都是乌合之众,但是他们会有民族运动和核武之师的空军支援,对我们来说很棘手。”
“我们明白。”指挥官翻看地图,“合成营会以旧金山为中心建立防区。空中无人机将在一小时后开始巡逻。”
不远处的街区仍有战争的痕迹。建筑的外墙被炮弹掀开,电缆散落在路面上。几名当地志愿者正在清理废墟,看到驶来的东协装甲车,停下了手里的工具。
午后,新的临时指挥部在旧市政厅内建立。
通信天线竖起,地图和信号屏被一一接入。
东协的技术组接管了防空雷达,美人解的通信员在一旁协助。
“夜间巡逻范围扩大到湾区东侧。”东协指挥官在会议中下达命令,“无线电侦听铺开,侦测敌方信号特征。”
黄昏时分,合成营的主力完成部署。
远处的金门大桥被夕阳染成深红色,海风吹过,旗帜展开。
此时,来自太平洋的运输舰仍在源源不断靠岸,新的部队、医疗船、通信设备陆续卸载。
————————————
同一时间,东协外交部在巍京召开临时记者会。
大厅里坐满了各国记者,镜头与闪光灯交替闪烁。
发言人步入讲台,将一份文件平放在桌上,随后对着麦克风开口。
“女士们,先生们,”发言人开口,“我们今天在这里,是因为局势已经不容忽视。”
“东协注意到,钢铁盟约正在加速扩张其军事影响,在美洲扶植极端势力,武装右翼团体,直接干涉他国事务。这种行径已经严重违反国际法,破坏了地区与全球的稳定。”
他停顿片刻,目光掠过在场的记者。
“钢铁盟约通过多条中转线路向美洲极势力组织提供军火、顾问与训练。其军事装备的编号、电子标识与在第聂伯罗斯使用的完全一致。这一系列行动不仅违反了国际法,也彻底破坏了地区安全的基本准则。”
“这些势力在其控制区内实施大规模清洗与屠杀,造成严重人道灾难。”
会场里只剩下键盘的敲击声。
“在亚美利加中部地区,极右翼武装建立集中营,对平民进行系统性清洗,其中包括苏俄与东协的侨民。这是赤裸裸的反人类罪行,是对文明的公然挑衅。”
“东协一贯主张各国自主发展与和平共处,但任何试图以暴力与恐怖干涉他国事务的行为,都会被视为对国际秩序的挑战。我们呼吁钢铁盟约立即停止一切军事输出,撤回在美洲的顾问与武器支援。”
“我们要重申,东协无意卷入任何形式的扩张或霸权竞争,但我们不会坐视盟约的武装越境,也不会对战争罪行保持沉默。”
“我们希望,钢铁盟约能够立刻停止在亚美利加和拉丁地区的一切军事与政治干涉,停止支持极右翼势力,停止扩散暴力与恐惧。”
“这是我们最后的劝告。”
发言人顿了顿,声音微微压低:
“勿谓言之不预。”
说完这句话,他合上文件,走下讲台。
现场的闪光灯再次亮起,记者们纷纷起身,消息被迅速发送到世界各地。
————————————
同一日,莫斯科的傍晚,克里姆林宫外的风有些冷。
红场上竖起了临时的大屏幕,街边的行人停下脚步。苏俄政府宣布,外交委员会主席叶甫根尼将代表临时委员会发表重要声明。
大屏幕亮起时,画面里是他坐在办公桌后的身影,桌上摆着那面旧式的红旗。声音通过扩音器传出,在广场上回荡。
“同志们,朋友们,”叶甫根尼的声音低沉,“欧罗巴的战争已经结束,但新的威胁正在跨越海洋。钢铁盟约不满足于他们在欧罗巴取得的成果,他们的武装已经出现在亚美利加。那里发生的一切——屠杀、集中营、迫害——我们都曾经历过。”
人群中有人轻轻叹气,也有人点头。几个老工人靠在栏杆上,烟雾在冷空气中散开。
“我们谴责一切形式的极端主义。”叶甫根尼继续说,“无论它披上怎样的外衣,无论它在哪片土地出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