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集团军的车队沿着乌曼被炸毁又临时修复的公路向西行进,履带碾过碎石,扬起一阵阵尘土。
部队的任务很明确——向文尼察推进,接应正在撤退的第七集团军。指挥官科尔涅夫少将坐在前线指挥车里,不时抬头望着车外的天空,那里正有几架无人机盘旋。
“前线通道还没打通?”他问。
通讯官摇头:“侦察显示钢铁盟约的纵队从罗马尼亚方向越过边境,正在向北移动。”
科尔涅夫沉默片刻,“他们打算切断我们和第七集团军的联系。”
车队继续前进。沿途的村镇几乎空无一人,房屋的窗户破碎,街上堆着被抛弃的军需品。远处不时传来爆炸的回声,地平线在震动。前方传来报告:“先头部队与敌人接触,对方是钢铁盟约的机械化部队。”
指挥车停下,通讯器里传出断断续续的呼叫声。
“敌方装甲数量不明,至少一个旅级单位……他们有空中支援。”
“掩护阵地失守,请求炮兵支援!”
“第一装甲团前推,第二团居中防御,炮兵展开阵地。我们不能让他们封锁文尼察。”
科尔涅夫立刻下令。
不久,炮火在西南方向响起。
钢铁盟约的部队从公路两侧展开,俄方的T-90与BMP步兵战车列阵迎击,平原上的炮声交错成一片。
几分钟后,远处传来剧烈爆炸,那是钢铁盟约的空中力量发动了突袭。炸弹在俄军阵地后方掀起高高的火球,运输车和燃料罐被点燃,黑烟冲天。
数枚防空导弹从树林间射出,但大部分被诱饵弹引开,剩余几枚找上了自己的目标,将其击落。
爆炸的冲击波一阵阵压过来,通讯信号几乎被完全干扰。
科尔涅夫只能依靠无线电短波维持联络:“让第十三炮兵团继续射击,封锁他们的公路线。我们必须拖住他们!”
钢铁盟约的装甲部队动作极快。
几乎在同时,他们已经绕过侧翼,从河谷地带插向文尼察外围。
俄军在那里的防线被迫向后缩。坦克连指挥员大声呼喊:“掩护步兵撤退!不要乱!”但阵地很快被火力压制。
战斗从早晨持续到夜晚。
文尼察的上空被火光照亮,整座城市像一块燃烧的铁。
钢铁盟约的炮击有条不紊,而俄军的反击显得急促凌乱。
科尔涅夫知道,他们已经无法继续前推。
第七集团军的残部正在经由北部的日托米尔向东撤退,他必须为他们争取时间。
“让所有火炮对准河西的桥口,打完就撤。”他低声命令。
参谋迟疑:“那我们怎么办?”
“我们去敖德萨,情报显示敌军很可能在那里登陆。”
夜色中,最后一轮炮击打响。数百发炮弹覆盖了整个西线。俄军趁着爆炸的间隙向南撤退,坦克灯光被严令关闭,只能凭红外设备在黑暗中行进。
沿途的伤员被留在后方,由随队的医护车带走。
清晨,文尼察的外围陷入短暂的平静。
钢铁盟约的部队占领了俄军遗弃的阵地,但他们没有继续追击。
俄方撤出的路线被彻底炸断,燃烧的桥梁坍塌入河,第七集团军得以从东侧穿出包围圈。
几小时后,指挥部收到加密报告:“第七集团军已撤入第聂伯,正在重整。”
听完这句话,科尔涅夫长出一口气。
他的车队已经驶上通往敖德萨的公路,天空仍弥漫着烟尘。
“我们还没输。”
他对通讯官说,“但要做好准备,那边的海风不会比这里温柔。”
道路两旁的电线杆被炸断,农田里散落着残骸。
南方的天边传来远处的雷声,那并不是天气,而是另一场战斗的前奏。
在车队的最后方,炮兵部队正拆卸最后一门火炮,赶上主力。有人问:“我们真的要去敖德萨吗?”
随行的副官回答:“命令就是那里的海岸必须守住。不能让他们拿到港口。”
——————————————
亚美利加。
密歇根州,那些写着“联邦检查站”的路牌早已被涂上新的标志——黑底红圈的“NSM”徽记。
这里已经不属于宪政内阁,也不属于任何中央机构。取而代之的,是“国家社会运动”的军政府。
在他们的军营里,一场动员大会正在进行。穿着旧式迷彩服的指挥官站在破损的讲台前,声音在简易扩音器里回荡:“欧罗巴正在觉醒。钢铁盟约需要我们——真正的白人战士。你们当中许多人在阿富汗、叙利亚、南美都打过仗,你们知道战斗意味着什么。现在,是时候再次上前线,为新的秩序而战。”
台下的士兵安静地听着,眼神专注。大多数人是退伍老兵,也有一些是被地方民兵吸收的前囚犯。他们的脸上带着风霜的痕迹,腰间别着旧制式手枪。
有人轻声交谈:“听说钢铁盟约在第聂伯罗斯那边打得很猛。”
“是啊,他们在跟莫斯科硬碰硬。我们上去,能干的事多了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