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地中的科研区,主屏幕闪烁着红色的光点。
操作员调高信号增幅,确认新的中继站已在数百米深处完成掩埋并激活。厚重的岩层阻隔了大部分无线波段,但超低频波稳稳地贯穿,像脉动般将远处的数据送回营地。
几台未返回的掘地蛛无人机在中继站充满了电,缓缓张开合金足,静默地滑入洞穴深处。
它们的红光熄灭,仅留下低功率的红外感应器闪烁,步伐与岩壁的震动融为一体。
“信号正常……它们已接近目标区域。”
科研组屏住呼吸,眼睛死死盯着监控。
那是一座建立在巨大穹窿中的地下城市。
在中继站的超低频信号支撑下,三台掘地蛛无人机保持沉默潜行,八足贴着石壁移动,几乎与阴影无异。它们的光学摄像头仅开启最微弱的红外模式,避免引起任何反射。
城市外围是高耸的石塔与斑驳的城墙,符文火焰在石缝间闪烁。巡逻的矮人士兵全身裹在黑铁铠甲中,肩甲与斧刃泛着赤红光泽,铁靴每一次落地都让洞窟回荡沉闷的回声。
掘地蛛在塔基下的废墟间穿行,绕开巡逻队列,顺着一条通向城心的铁轨潜入。
轨道两侧,长长的奴隶队伍低着头拖动矿车,身上缠着锁链,耳朵和尾巴都显露出鼠人的特征。
她们动作整齐,眼神呆滞,仿佛所有意志都被抽空,只剩躯壳在劳作。
操作员屏住呼吸,镜头轻轻抬升,从废弃管道探出,捕捉到更深的城市景象。
城心区域开阔无比,一座巨大的广场盘踞在穹顶下方。
广场中央竖立着一根黑曜石柱,上面刻满血色符文,符文火焰如脉搏般跳动。
几名祭司模样的矮人身披熔岩色长袍,手中拄着镶嵌骨片的权杖,正在围绕石柱低声吟诵,当吟唱声逐渐高昂,整个穹窿仿佛在随之震动。
城市另一侧,熔炉的轰鸣不断传来,热浪伴随着灰色烟雾翻涌而起。
几具庞大的战争机器停驻在工坊口,金属壳体中隐隐有火焰在闪烁。
掘地蛛贴紧岩壁,摄像头缓缓转动,将这一幕完整传回营地。
————————————
三台掘地蛛在阴影中潜行,绕过广场,顺着铁轨一路向工坊深处爬行。中继站稳定地传回信号,操作员的呼吸变得急促,每一帧画面都可能揭示关键情报。
前方的空间豁然开阔,巨大的溶洞被粗暴开凿成车间。火炉连成一片,赤红的熔浆在沟槽中流淌,映照出无数忙碌的矮人身影。沉重的铁锤声此起彼伏,火花在黑暗中四散。
掘地蛛的镜头抬升,捕捉到中央的庞然大物。
数百名矮人奴役工匠正操纵锻锤与链条,将一节节庞大的金属圆筒拼接在一起。
圆筒前端安置着一枚巨大的钻头——由不规则的黑钢板层层交错,外沿布满锋利的齿刃。
无人机切换视角,拍下内部结构:巨大的空腔足以容纳数十名矮人士兵。厚重的支撑框架上留有座椅与武装接口,显然不仅仅是挖掘工具,而是可供部队乘坐、突击的战争机器。
“信号清晰,放大。”
操作员调出细节,屏幕上的符号与机械接口被一一标注。
指挥帐篷里,东协的军官与科研人员迅速展开分析。
“……整机至少三十米长。”
“内部有乘员舱与武装挂载点,这不是单纯的矿井设备。”
“它们在建造的是——一台装甲运输载具。”
“他们打算用它直接突破岩层,从地下发起突袭。”
沉重的气氛笼罩在帐篷里。
掘地蛛的镜头定格在那庞大的黑铁钻头上,烈焰符文的光芒映照出无数矮人忙碌的身影。
————————————
帐篷内的灯光冷而明,地图和无人机回放在中央的投影上不住跳动。军官、科研人员、语言学家与几名行动指挥员围坐一圈,气氛里没有喧哗,只有短促的商议和偶尔的指点声。
“很显然,这东西的装甲相当厚实,我对‘战神’能否对它造成有效毁伤保持怀疑。”
虽然“战神”系列已经是地球上最强大的自行火炮,但它的设计初衷也并不包括去摧毁一个三十米宽、披着厚重装甲的大罐头。
“我们有逐浪号的电磁炮和‘鹰击’导弹,最坏的情况下,空射的‘长剑’和路基的‘东风’可以换装新研发的穿甲弹头,就不信开不了这个铁罐头。”
“没错,我刚刚与新星基地通过话,部署在新星基地的一个中程导弹营已经进入战备装填,他们随时可以给‘东风-27’导弹换装穿甲弹头。”
“逐浪号刚刚完成补给,随时准备作战。”
科研人员交换了几组数据模型,模拟火力打击的效果。
有人提出用无人机形成压制,空中锁定,地面重炮集中,穿透外部装甲后用大当量航弹摧毁。
另有人提出更隐蔽的方案——在锁定它的突破点后,布设定向爆破装置,摧毁它的穿透能力,将内部的乘员闷死在岩层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