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初临,新星基地的宿舍区亮起一排排冷白色的灯光。
欧莉佩雅与艾尔莎被带到一间为她们准备的双人宿舍。推门而入,室内的灯光在自动感应下瞬间亮起,两人下意识地微微一震。
地面是平整光滑的浅灰色硬化材料,踩上去没有帝国石板的粗糙感,而是一种适度的光滑。房间两侧摆着两张排列整齐的单人床,覆盖着雪白的床单与浅蓝色被褥,床角竟然没有丝毫皱褶,仿佛工匠用尺规量过。
一侧墙壁上镶嵌着一个方形的金属盒子,透着奇异的光泽。随行的翻译告诉她们,那是“空调”,能够随时改变房间的温度与湿度。欧莉佩雅伸手触摸送风口,微凉的气流扑面而来,她的眼神里浮现出极少见的惊异。
艾尔莎则被书桌吸引。那是由浅色合成材料制成的长桌,桌面光滑到可以映出人影,桌角放着几台方正的装置,带有闪烁的指示灯。她弯下身子仔细端详,像在观察某种未知的魔导器械。
“殿下,这里连床榻也……没有一丝木料的气息。”艾尔莎语调里带着不可思议,“全是铁、玻璃,还有这些……我不知名的造物。”
欧莉佩雅没有立刻回答。她坐到床边,手掌轻压床垫,那种柔韧的回弹让她一瞬间仿佛失去平衡。与帝国常见的硬木板床、或填塞稻草与羽毛的褥垫完全不同,这种材质像是能自动贴合身体的曲线。
“彼界人……”她低声自语,语气带着一丝罕见的慵懒,“还真会享受。”
艾尔莎看着墙壁上的灯管,心中浮起难以言喻的压迫感。
灯光无火而明,空气不燥而清,家具没有丝毫雕饰。
那是一种陌生文明的印记,一种她们从未设想过的生活方式。
欧莉佩雅脱下披风,将其整齐地搭在椅背上。
“殿下在想什么?”艾尔莎靠在桌边,轻声问。她的蓝眸在灯光下泛着微光,带着一份好奇,也带着一份深意。
“我在想,这样的生活……若是传到帝国,会让多少人心生向往,又会让多少人心生畏惧。要知道,这里的建筑往往并不是为享受而生……但仍然能做到如此舒适。”欧莉佩雅语气低沉,指尖轻轻敲击着床边。
“士兵可能会因此怀疑自己守护的世界是否太过陈旧;而贵族们……。”
“贵族们,或许会对此趋之若鹜。”艾尔莎沉默片刻,接上话题,“可若是能够互通,帝国百姓或许会因之受益。他们不会再为寒冬与酷暑焦虑不安,不会因为一场暴雨就失去庇护。”
“你总是这样,艾尔莎。”她叹息道,语气里带着几分疲惫却也有一丝欣慰,“你总是比我看的更透彻。”
————————————
新星基地的外交大厅在中午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庄重。厚重的钢门缓缓开启,一队身着笔挺深灰西装与东协徽章的随员走进来。
最前方是一位中年男子,身影高大而挺拔,步伐沉稳,眉宇间带着一种常年负重的冷峻。他就是东协总部新近任命的“丝绸计划”负责人,陈彦达,全权负责与帝国的外交谈判与后续交涉。
作为东协总部正式任命的“丝绸计划”负责人,他一到达便没有任何迟疑,直接进入政务大厅,要求立即进行交接。
陈彦达出身外交体系,年轻时便有“铁面谈判官”之名,如今虽已年近五十,仍保持着近乎苛刻的自律。他的衣着没有丝毫褶皱,手中公文夹上排列着整齐的资料,甚至连笔的角度都摆放得一丝不苟。
他的出现让大厅内的气氛微微一紧。椎名立希和千早爱音迅速迎上,两人都明白,这意味着新星基地在外交事务上要向后退一步,把帝国使团的事务完全交到东协总部来主导。
他的目光在两人身上停留了一瞬。椎名立希沉稳而冷静,千早爱音年轻却聪慧灵动。陈彦达看着这位年纪尚轻、几乎可以和自己子女同龄的少女肩负如此重任,眼神里有一抹复杂的色彩。
他没有开口安慰,却在心底感到一丝惋惜,这个时代让年轻人过早背上了过重的担子。
若是我们这些大人能够做得更好一些,她们现在或许正该过着无忧无虑的校园生活,在图书馆里埋首书卷,在球场上奔跑,在咖啡馆里谈笑,在练习室中拨弄乐器,甚至,成立自己的乐队也未尝不可。
他在脑海中勉励自己。
交接的过程一丝不苟。陈彦达逐条确认每一份档案、每一个程序,连接待帝国使团时所用的翻译细节、座次安排、外交辞令的备用稿件都要反复检查。他对椎名立希说:“你的准备很完善,但凡事不可只求稳妥,更要留出余地。外交之道,往往差的就是措辞之间的一点疏忽。”
对千早爱音,他则稍稍缓和语气:“年纪轻轻,能在这样的岗位上支撑下来,已是不易。可记住,善意要有,底线更要守住。”
他对工作严苛,对人同样严格,但这种严厉背后,却透着一股长辈的关怀。虽然他没有明说,但在场的所有人都能感觉到——陈彦达既是来接手“丝绸计划”的最高权责,也是以自己的方式在庇护这些年轻的政务与情报干部,让他们不至于在庞大的帝国与彼界局势面前独自承担一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