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产婆抱着襁褓快步走出,跪地喜报:
“恭喜陛下!蔡贵妃诞下公主,公主粉雕玉琢,哭声清亮,是个有福的!”
刘禅刚伸手接过襁褓,西殿又传来一阵更为洪亮的啼声,如幼虎啸林。
另一产婆也抱着襁褓出来,笑容满面:
“陛下大喜!夏贵妃喜得皇子,皇子天庭饱满,啼声有力,将来定是栋梁之材!”
霎时,未央宫钟鼓齐鸣,钟声浑厚,鼓声欢快,传遍整个皇城。刘禅一手抱着公主,一手抱着皇子,看着襁褓中女婴面若粉桃,眉眼弯弯,男婴虽闭着眼,却仍在挥舞小拳头,喜不自胜。
宫人、太监纷纷跪地贺喜:“恭喜陛下!龙凤呈祥,此乃社稷之福,天下之幸啊!”
当夜,尚书台烛火通明,刘禅虽面带倦色,却毫无睡意。他一面批阅奏章,一面命宗正寺择吉日为皇子、公主行册封礼,又叮嘱内侍好生照料二位贵妃与婴孩。
忽有侍卫疾步而入,双手奉上一封文书,禀道:
“陛下,东海六百里加急,是水军副都督诸葛恪的瀛洲奏报!”
刘禅忙放下朱笔,拆开奏疏细读。
原来诸葛恪返回瀛洲后,遣船队分南北两路探索,竟有了惊天发现。
北上船队穿越东海浓雾,行至数千里外,见一座巨岛(今北海道)横亘海中,岛上松柏参天,高耸入云,林间溪流潺潺,沿海渔获丰饶若神赐,鲑鱼、鳕鱼群聚,渔民一网便能捕得数十斤;
船队再北行数百里,又遇一座更大岛屿(今库页岛),岛上白桦林连绵无际,秋风一吹,如银海翻波,林间麋鹿成群,驰骋时似乌云掠地,还有黑熊、狐狸等兽类出没,资源极为富庶。
南下水师则寻得一串珍珠般的岛屿(今琉球群岛),岛民皆穿秦汉旧服,男子束发着短褐,女子梳双鬟着曲裾,言语间仍带古汉语韵味。
更令人惊叹的是,岛民竟仍用篆书在竹简上记事,见了汉家船队,初时惶恐,后见水师无恶意,便奉出岛上特产的珊瑚、珍珠,跪地称臣。
诸葛恪在奏疏中详陈:
“北二岛虽气候严寒,然资源极丰,巨木可建楼船千艘,渔产可养军民数万;
南琉球群岛虽岛屿小巧,却地处东海与南海交汇处,若在此设船坞、驻水师,便可掌控两海咽喉,杜绝外敌侵扰。”
刘禅读罢,沉吟片刻,取过朱笔批注:琉球岛民习性近汉,赐稻种、农具,遣农官教习先进耕织之法,令其安居乐业;
北海二岛土着尚处游牧之态,北地苦寒难改其性,不如将其全数迁居中原,分至各州郡,教其农耕、礼仪,以汉化之。
其地则设军屯,养马练兵,为我大汉北疆添一道屏障。
这番批注,既有怀柔之策,又有长远考量,确非寻常君主所能参透。
批阅既毕,已是月过中天。刘禅起身揉了揉眉心,信步走至檐下。夜空中星河璀璨,银河如带,恍若白日里渭水河畔的龙舟灯火仍在眼前闪烁。
忽闻东、西两殿传来婴孩的啼哭声,一清亮一洪亮,相互呼应,他不禁莞尔——这四海升平的画卷,正等着这对龙凤胎,用新墨添上更绚烂的一笔呢。
正是:
渭水欢歌动九重,瀛洲捷报破长风。
双婴啼落天边月,照见新程万里通。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