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铁骑出陇右 汉旌卷西凉

作品: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作者:肉肉的小书虫|分类:历史|更新:2025-11-10 06:57:40|字数:21526字

章武二年(223年)三月,成都。

武担山矮丘的春意,浓得化不开。这座见证了先帝刘备登基称帝的圣地(山高不过二十米,宽四十米,长仅百余米,如今已不对外开放),此刻正被粉白嫣红的桃李花海温柔覆盖。

微风拂过,落英如雨,馥郁的花香几乎凝成实质,沁人心脾。那娇嫩的花瓣,在初春微凉的日光下,呈现出一种近乎透明的脆弱美感,惹人怜爱。

十五岁的太子刘禅,跟在父皇高大而略显疲惫的身影之后,踏入了位于皇城西侧的军议堂。

沉重的楠木大门在身后合拢,隔绝了外界的明媚与花香,堂内光线幽暗,唯有一束天光从高窗斜射而下,精准地投在中央巨大的凉州沙盘之上。

沙盘上山川起伏,关隘纵横,黄河九曲蜿蜒如带,勾勒出那片令人魂牵梦绕的土地——凉州。

丞相诸葛亮,身着素色深衣,正凝神俯视着沙盘上陇西的沟壑。

他的羽扇轻搁在案几一角,案头散乱地躺着十几枚黄铜信鸽脚环,每一枚都精细地刻着陇西要塞的名称:

狄道、上邽、街亭、列柳城……这些冰冷的铜环,是连接前线与中枢的血脉。

“陛下,太子。”

诸葛亮并未抬头,声音清越而沉稳,仿佛早已预知他们的到来。他的手指点在沙盘长安的位置,

“曹真在长安仿制的马蹄铁,样品已至。其厚度,比我们特制的多出三分。”

他顿了顿,指尖划过沙盘上代表骑兵的微小木雕,

“不出三月,魏军半数骑兵,恐将尽数钉上此物。”

“哼!”

一声冷哼如金石交击,骠骑将军马超,这位威震西凉的“神威天将军”,猛地将一块沉甸甸、边缘粗糙的黑色蹄铁掷出。

“当啷”一声巨响,蹄铁砸在沙盘祁山的位置,激起细微的沙尘。“羌人部落的儿郎传来密报,上月,魏太尉司马懿亲赴并州,日夜督造马镫!其心昭然,欲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汉皇刘备,玄色龙袍下的身躯依旧挺拔,只是鬓角的白霜在幽暗光线下愈发明显。他缓步上前,俯身拾起那块魏军蹄铁。入手沉重,冰冷刺骨。

他粗糙的手指摩挲着粗糙的边缘,眼神锐利如鹰。

没有任何言语,他倏然拔出腰间佩剑——那柄曾随他转战半生的利刃。寒光一闪,“锵”的一声刺耳锐鸣,伴随着迸溅的火星,蹄铁边缘被硬生生削去一片!

“减重三成。”

刘备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铁血意志,剑尖指向削落的铁片,增刻防滑纹路。要快。”

剑锋顺势在脚下的青砖上重重一划,又是一溜刺目的火星。

“明年五月前,”

他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军议堂的屋顶,直抵那风雪弥漫的西凉,“朕要看到汉家赤旗,插遍凉州每一座烽燧!”

诸葛亮羽扇轻摇,带起一丝若有若无的风,扇缘优雅地掠过沙盘上黄河的九曲回肠。

“陛下明断。马蹄铁、双镫、高桥鞍,此三物相辅相成,乃我骑军制胜之基,优势断不可失。”

他的目光转向马超,带着深沉的期许:

“可令孟起(马超表字)将军,率五千精骑,自狄道而出。将军白马银枪,威名震慑羌氐,犹如神只降临。羌人诸部见将军旗号,必如百川归海,影从响应!”

他随即从案头抽出一支细长的鸽信竹筒,递给马超,

“每攻克一寨,稳固防线,即放归三鸽。一鸽报捷,二鸽惑敌。此乃‘虚实鸽阵’。”

“陛下!丞相!”

镇北将军魏延的洪亮嗓门如同炸雷,他突然拍案而起,震得案几上茶盏倾倒,褐色的茶水汩汩流淌,瞬间浸湿了沙盘上“街亭”二字,墨迹洇染开一片不祥的阴影。

“末将魏延,愿领本部三千轻骑,星夜兼程,截断萧关道!扼住曹魏援军咽喉,叫那司马懿的援兵,插翅难飞!”

刘禅的心猛地一跳,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父皇。他清晰地看到,父皇紧抿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向上弯起一个极细微的弧度。这熟悉的笑容……

刘禅的记忆瞬间被拉回到十年前那场决定汉室命运的汉中大战。

那时,也是在这军议堂,也是这位性情刚烈如火的老将军魏延,拍案请缨,守刚被汉军攻陷之汉中。

十年光阴荏苒,将军的鬓角也已染霜,但那颗炽热如火的报国之心,丝毫未减。

“准!”

刘备的声音斩钉截铁,带着金戈铁马的铿锵,“魏卿壮志,不减当年!”

他目光扫过堂下众将,最后定格在诸葛亮脸上,“孔明,即刻拟旨:飞鸽传书荆州牧黄权,命其抽调原属我益州部的精锐驻荆州军一万,火速西调!合汉中、阳平关守军,再从益州抽调五万精兵,共计九万大军!

趁我军武备尚占优势,曹魏新得蹄铁、马镫尚未普及,司马懿在并州督造未成之际,倾尽全力,一举拿下凉州!此乃天赐良机,不容错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第9章 铁骑出陇右 汉旌卷西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第9章 铁骑出陇右 汉旌卷西凉并对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