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毛大雪又断断续续下了几日,终于在一个午后彻底停歇,灰蒙蒙的天空裂开一道缝隙,久违的、略显苍白的阳光洒落在靠山村的石墙上、屋顶上,以及蜂巢木屋缭绕的温泉水汽上,折射出细碎的光芒。
那十几名被收容的女子,脸上的菜色已褪去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红润与安详。
每日能吃上热乎的、甚至偶尔能见到油星的饭菜,晚上还能在专门辟出的女子洗漱间,用温热的泉水洗去一身疲惫与污垢,这对她们而言,曾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张嬷嬷,您瞧这布,细软着呢,柳姐姐说开春了给咱们做新衣裳。”一个年纪较小的丫鬟捧着一匹棉布,爱不释手。
张嬷嬷脸上也带着笑,看着院子里几个正在跟村里妇人学习辨认野菜、或者笨拙地缝补衣物的女子,感慨道:“都是托了首领的福啊……要不是首领,咱们这群人,怕是早就冻死、饿死在那别院里了。”
“可不是嘛,”另一个妇人接口,压低声音,“听说首领为了搬那些东西,带着人顶风冒雪跑了好几趟,可辛苦了。”
感激之情,在她们心中悄然扎根。
虽然每日也要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但比起在别院里朝不保夕、担惊受怕的日子,这里简直就是桃源仙境。
她们的到来,也确实让靠山村的生活水准提升了一大截。
村民们换上了从别院运回的、更厚实的棉衣,用上了完好的铁锅、陶碗,库房里堆满的粮食更是给了所有人前所未有的底气。
老钱甚至用找到的几样精致银器,跟李晨请示后,熔了给两位有孕的夫人和苏小婉打了新簪子,乐得苏小婉摸了又摸。
李晨站在自家蜂巢木屋的连廊下,看着院子里和远处忙碌的村民,目光沉静。
收留这些女人,最初的动机确实是那批丰厚的物资,但看到她们逐渐融入,村子里多了些以往没有的、属于“文明”的气息,感觉并不坏。
目光掠过那些依旧显得有些破败的村民原有屋舍,再对比自己这初具雏形、温暖隐秘的蜂巢区,一个念头越发清晰。
“老钱,柳如烟,过来一下。”李晨扬声喊道。
两人很快来到连廊。
“雪停了,趁着土地还没完全冻实,有些事要提前谋划。”李晨开门见山,指着村中那些低矮的茅屋土房,“等开春,化冻之后,不只是我这蜂巢要完工,村民的房子,也要统一规划,逐步翻建。”
老钱倒吸一口凉气,瞪大了眼睛:“首领,全村翻建?这……这可不是小工程啊!咱们现在人手是多了些,可这木料、石料、人工……”
柳如烟也是面露惊讶,沉吟道:“夫君是想把村子建得更好,更规整,也更安全。只是确实如老钱所说,耗费巨大。”
“我知道艰难。”李晨语气不变,“但不是一下子全推倒重来。可以分批进行,先规划好巷道、排水,统一房屋制式,材料也可以慢慢准备。利用春播后、秋收前的农闲时间,逐年推进。”
“这次从别院运回来的工具里,有不少木工、泥瓦匠用的家伙什,正好用上。吴老四懂点勘测,让他协助规划布局。至于材料……”
李晨脑中闪过系统给予的【初级建筑材料改良技术】里的知识,“后山黏土和石灰石不缺,我们可以尝试自己烧制砖瓦,或者用改良的土坯法,造出更坚固保暖的墙体。木材更是现成的,组织人手有计划地砍伐便是。”
老钱听着李晨条理清晰的规划,眼中的惊疑渐渐被兴奋取代。
若真能做成,这靠山村可就真像个世外小镇了!
搓着手:“首领,您这么一说,俺心里就有底了!烧石灰、制砖瓦,俺以前跑江湖时也见过些门道,可以试试!开春化了冻,俺就带人去勘测合适的土源和石料!”
柳如烟也点头:“人手调配和日常物资保障,妾身会仔细安排,确保不耽误农时,也能逐步推进建屋事宜。”
“嗯。”李晨颔首,“详细章程,你们回头拟个条陈给我。眼下冬季,户外动土不易,但准备工作可以先做起来。伐木备料,打造工具,培训些懂简单建筑的骨干,这些都能在室内或雪停后进行。”
“是,首领(夫君)!”老钱和柳如烟齐声应道,脸上都带着干事创业的激情。
就在这时,赵铁兰一身寒气地从村外巡逻回来,看到三人站在连廊说话,大步走了过来,朗声汇报:“首领,雪停了,外面雪深及腰,暂时没发现大规模流民聚集,也没看到野兽踪迹。”
李晨看着她被冻得通红却依旧英气勃勃的脸,点了点头:“辛苦了,让巡逻的弟兄们都喝点姜汤驱寒。”
赵铁兰应下,目光扫过院子里那些穿着浆洗得干净整洁的新来女子,又看了看气度沉稳的柳如烟和精明干练的老钱,最后落在李晨身上,眼神复杂。
村子在首领带领下越来越好,越来越像样,可她总觉得,自己与这日渐成型的“内宅”和“文治”体系,似乎隔了一层什么。
李晨没有留意赵铁兰的细微情绪,思绪已经飘到了开春之后。统一规划的屋舍,整齐的巷道,完善的排水,甚至将来可能出现的学堂、工坊……一个繁荣、有序、稳固的根据地雏形,在心中愈发清晰。
收留这些女子带来的物资,是启动这份宏图的第一桶金。
而要实现它,需要时间,更需要足够的人力和安宁的环境。
喜欢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