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块条石严丝合缝地嵌入墙头,泥浆抹平缝隙。
高达近两丈、依托山势蜿蜒近一里的石土墙,如同一条灰色的巨蟒,将靠山村紧紧盘绕其中。
墙基厚实,墙面陡峭,只在预留的位置留下了几个狭窄的、需要攀爬才能上下的出入口。
墙头上,几座简陋却结实的木制了望台也已搭建完毕,视野开阔,足以俯瞰墙外大片区域。
站在墙头,看着墙内错落的屋舍、袅袅的炊烟、绿油油的庄稼地和传来啾啾叫声的禽舍,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在每个人心中升起。
“乖乖,这墙……怕是官兵来了也得挠头!”栓柱摸着冰凉粗糙的墙砖,喃喃自语。
赵铁兰试了试墙头的宽度,足够两人并行,满意地点点头:“总算像个乌龟壳了!”
老钱更是意气风发,指着墙外:“有了这墙,咱们就算有了立身之本!等闲三五百乌合之众,休想打进来!”
李晨的脸上却看不到丝毫放松。
手指拂过墙垛,感受着石头的坚硬与冰冷。“墙是死的,人是活的。光有墙,不够。”
目光扫过墙内聚集的六十多口人。
除去老弱孩童,能算作战力的,满打满算不到三十人,其中大半还是没摸过刀枪的妇人。
“我们需要武器。”李晨的声音在墙头清晰的传开,“能让妇孺也能杀敌的武器。”
人群安静下来,看向李晨。
“铁兰,村里还有多少弓箭?”李晨问。
赵铁兰皱眉:“就俺手里这把还算完整,另外三四把都老掉牙了,弓弦都快断了,箭矢也只剩十几支,还是俺爹那辈留下的。”
铁器稀缺,打造弓箭需要专业的匠人和材料,靠山村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
李晨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后山那片茂密的竹林。
“老钱,带人砍竹子,要三年以上的老竹,粗壮,竹节长而均匀。”
又对赵铁兰说:“把你那把好弓,还有剩下的箭矢拿来。”
工具和材料很快备齐。
李晨没有立刻动手,而是拿着赵铁兰那把保养得不错的猎弓,仔细研究它的结构、弧度、以及弓弦的绑缚方式。
脑中有关于复合弓、反曲弓的零碎知识闪过,但受限于材料,那些精巧的设计无法实现。
需要的是简单、易制、威力尚可,并且能让力量较弱的妇孺也能使用的远程武器。
李晨选取了几根粗细均匀、韧性极佳的老竹,用火微微烘烤,将其弯成一定的弧度,然后用浸过水的兽筋和坚韧的藤条,将两三根竹片并排捆绑在一起,形成一层简单的复合结构,以增加弹性和威力。
弓臂的两端刻出浅槽,用同样处理过的兽筋作为弓弦。
“试试。”李晨将第一把粗糙的竹弓递给赵铁兰。
赵铁兰接过,入手比她的猎弓轻了不少。
试着空拉了一下,弓臂发出轻微的嘎吱声,回弹有力。
搭上一支旧箭,瞄准几十步外一棵枯树,弓开半满,手指一松。
“嗖!”
箭矢离弦,虽然没有她惯用猎弓的力道猛,但速度不慢,稳稳地钉入了树干!
“这……”赵铁兰眼中露出惊讶,“力道不错!比俺想象的好多了!”
李晨点点头,开始制作第二把,并对旁边围观的老钱和几个手巧的妇人讲解要点:“选竹是关键,烘烤火候要掌握,捆绑要紧密均匀……”
很快,几把样式统一的竹弓做了出来。
李晨又指挥着,用硬木削制箭杆,用磨利的石片或碎骨做箭头,虽然粗糙,但足以伤人。
“力气小的,不要强求拉满,以能稳定瞄准、快速发射为准。”李晨让柳如烟和几个力气普通的妇人试射。
一开始有些笨拙,但在赵铁兰的简单指导下,很快就能将箭矢射到二三十步外,虽然准头欠佳,但形成一定规模的齐射,足以对无甲的目标造成威胁。
除了竹弓,李晨还设计了另外几样东西。
让老钱找来一些废铁——主要是之前换回来的几口破锅和损坏的柴刀碎片。
“把这些铁,烧红,敲打成这个样子。”李晨用木炭在地上画出图样——一个有着四根尖刺,无论怎么扔,总有一根尖刺朝上的小铁器。
“这是……铁蒺藜?”老钱看着图样,眼睛一亮,“俺听说过这玩意儿!对付骑兵和光脚的最好使!”
“对。多做一些,撒在墙外必经之路,尤其是夜间。”李晨吩咐。
接着,又利用竹子的弹性,设计了一种简单的拌发陷阱。
用细藤连接机关,一旦被触动,被压弯的竹竿会猛地弹起,带动削尖的竹签或沉重的木桩横扫或砸下,威力不容小觑。
李晨亲自带着人在墙外几个隐蔽的角落布设了这种陷阱,并严格规定了安全范围和识别标记,防止误伤自己人。
还改进了之前防御流民时用的、顶端削尖的粗木拒马,将其底部用石头固定,几个一组连接在一起,形成可以移动的临时路障,必要时可以快速封堵缺口。
几天下来,靠山村的武备悄然焕然一新。
三十多把竹弓分配到了手脚稳当的妇人手中,由赵铁兰统一组织训练。
一筐筐冰冷的铁蒺藜堆放在墙头备用。
墙外布设了致命的陷阱。
移动的拒马也准备就绪。
看着妇人们略显生疏却异常认真地练习拉弓瞄准,看着墙头那些闪烁着寒光的铁蒺藜,老钱感慨万分:“首领,您这些法子……真是让俺开眼了!这哪是村子,快赶上个小军寨了!”
李晨没有说话,只是拿起一把新做的竹弓,搭上一支木箭,瞄准百步外一棵小树的枝丫。
弓弦震动,箭矢流星般射出。
“啪!”细小的枝丫应声而断。
喜欢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饥荒年代:我要养村里30个女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