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火噼啪,麻将哗啦。
娘亲絮絮叨叨的声音时刻环绕在耳边。
这就是最好的读书环境。
《清照诗词选》?
百无一用是书生呀。
女书生也是书生!
李清照拿起诗词选塞到了桌子腿下。
桌子遭受过多次巨力拍击,有点散了,垫一下!
《变身术》?
东赢文字,还看不懂,搁置!
她又把变身术划拉到了桌角。
“语文、数学、英语、社会……”
李清照在书架上一本本拨弄着,手指不受控制的把数学拨到一旁,停留在语文书上。
数学晦涩难懂,又没用。
还是语文好,一看就会。
小手自动略过了所有练习册,直接伸向了六年级语文课本。
小学的语文对于成年人来说是非常简单的,对于先天偏科圣体来说,那就更简单了。
仅仅几天的时间,她已经看到六年级课文了。
“全是大白话,就学这个,活该那莽夫看不懂秘籍。”
撇了撇嘴,败家女喜滋滋的翻开了书页。
这小学课本是很吸引人的。
有寓义深远的小故事,如小马过河,小蛤蟆找妈妈……
有经典的神话故事,如女祸造人,神农尝百草,愚公移山……
有不算太差的诗词,如鹅鹅鹅,楚河上当午,离离原上谱……
对书荒中的自己来说,这是非常不错的补品。
“有的人,纪念鲁迅先生……”
一首现代诗终于映入了千古词女的眼帘。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李清照默念了一遍。
然后,罕见的沉默了。
白话文,居然能写诗!
这怎么做到的?
她挠了挠头,理解不了。
才情这种东西,是一种很偏门的东西,它在文学领域纵横捭阖,所向披靡,罕见敌手。
可是呢。
出了文学领域,它就得抓瞎。
现代文学和古文学,那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
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线。
五四以后的金小山看不懂古人的着作。
同样,五四以前的李清照看不懂现代的人的着作。
古人的着作是在君王制的环境中诞生的,是在对天地朦胧的感悟中酝酿的,是在阶级森严中成长的。
你以为锄禾日当午是写给种地的百姓的?
不,那是写给铺张浪费的贵族的。
毕竟,粒粒皆辛苦这种话,根本不需要对老百姓讲,他们就是不识字,也知道珍惜粮食。
不珍惜粮食会饿死嘛。
你以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写给贵族看的吗?
不,写给贵族看,贵族会砍死杜甫。
那么,是写给百姓看的吗?
不,百姓不识字,看不懂。
就算你念给他们听,你确定不是在嘲笑他们?
这是杜甫写给自己看的!
还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你以为这是写百姓强大的吗?
不,这是在告诉世人要如何防止翻船的。
古文学的背景板就是天地君亲师,三纲五常,仁智礼义信。
无论你怎么跳,都不会违背这其中的规律,因为你就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之中。
同样,五四运动之后的文学是以什么为背景板的?
爱国、自由、平等、自强、奉献、抗争……
那是李清照完全没有接触过到的东西。
即便她和金小山是朋友,
即便她去了一趟现代,
她还是无法系统的触碰到这些东西。
李白气势磅礴。
杜甫沉郁顿挫。
黄巢杀气四溢。
苏轼肆意纵横。
这些,李清照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指出他们作品的中缺点。
这是千古才女的狂傲资本。
然而,
一首现代诗把她卡住了。
她能感受到那文字里迸发出来的庞大力量,她有感觉,这些简单直白的文字在催促着她,催促着她大声的念出来。
她的胸中压着一口气。
只要念出来,这口气立刻就会变得通顺。
甚至,修行都会迈进一大步!
“这该不会又是一种秘籍吧?”
李清照手托香腮,强行压下了念出来的冲动。
感觉怪怪的!
本姑娘居然没看懂……
所有字都认识,组合在一起,居然看不懂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