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作品: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作者:韬仔|分类:历史|更新:2025-11-08 16:11:53|字数:6598字

26

当下。

袁绍与刘备结为异姓兄弟,焚香立誓。

许攸拱手道:“玄德公与公孙瓒乃同窗挚友,如今既与大将军结盟,公孙瓒一事还望玄德公从中周旋。”

“请玄德公亲赴易京劝降公孙瓒,若其执意顽抗,亦可助大将军破城。大将军承诺,绝不伤公孙瓒家眷分毫。”

“玄德公深知,公孙瓒诛杀刘虞,已失幽州民心。公重情重义,想必不愿见故友身死,更不忍百姓再陷战火。”

刘备叹息:“此举恐令伯圭兄恨我终生,然为天下计,不得不为!”

二人商定细节。

刘备前往易京劝降公孙瓒,袁绍则遣使向许都递呈保荐奏疏。

“子远真乃奇才!”袁绍抚掌大笑,“不动刀兵便可平定青州与易京,更令曹操对刘备杀不得、留不得!”

许攸捋须自得:“曹操虽占先机,然我亦能借势而为。”

“他想以刘备牵制明公,岂能轻易如愿?”

“刘备非池中之物,亦非孔融之流,故我能以利害之言助其脱困。”

“然曹操必有后招,明公可再遣使赴荆州,若得刘表联名保荐,则大事可成!”

袁绍颔首:“子远高见。刘备劝降公孙瓒尚需时日,何人可出使荆州?子远愿往否?”

许攸摆手:“若我离邺城,恐生变故。我举荐一人,定能说动刘表。”

袁绍问:“何人?”

许攸遥指:“沮授!”

袁绍欣然:“沮授出马,必不负所托。”

许攸暗笑。

他虽目中无人,却知何人能担此任。

若派郭图、逢纪之流,恐节外生枝,甚至反咬一口。

沮授虽不入许攸之眼,但其品行可信。

袁绍召来沮授,详述与刘备之谋。

沮授瞥向许攸,心绪复杂。

许攸贪鄙,邺城豪族多受其勒索。

若依本心,沮授必劝袁绍远之。

然许攸此计确有益于大局,沮授只得领命。

“主公放心,授必竭尽全力,说服刘表!”

袁绍朗笑:“静候沮公佳音!”

许攸满脸自得:明公,以我许攸之才,难道不配担任这军师祭酒之职?

他心中暗哼一声。

郭嘉算什么东西?

不过是个靠 淳于琼才得到传国玉玺的庸碌之辈,怎能与我相提并论?

我许攸,乃是天纵之才!

【求订】

第129章 以力破巧,制胜之道(求全订)

兄长,我们当真要放弃青州吗?

返程途中,关羽忍不住发问。

在青州至少兵精粮足,若去了许都,岂非任人摆布?

云长,非是我想放弃,而是青州实在难以固守。刘备叹息道:青州四面受敌,南有徐州,北接幽州,西临冀州与兖州,东面则是茫茫大海。

虽有地利可守,却无向外拓展之机。

更关键的是,在青州我们难以招揽真正的人才!

提及人才,刘备尤为痛心。

关羽向来轻视文人,不以为然道:兄长何必高看那许攸?不过是个巧言令色之徒,专会哄骗兄长罢了。

刘备正色道:可我麾下,如今可有这般人物?只需三言两语便能剖析青州利弊,又能为我指明新出路的人才?

关羽一时语塞。

刘备继续叹息:自徐州兵败后,我思虑良久,终于明白一个道理。

大势不可违!

且看曹操,当初不过东郡太守,如今已据兖州、豫州、关中、江淮,官拜司空。

袁绍以渤海起家,现已掌控冀州、幽州大部,甚至能不费一兵一卒就迫使我让出青州。

如今袁绍贵为大将军,统领四州之地!

听闻孙策已平定江东六郡,据长江天险。

刘表单骑定荆州,同样坐拥长江之利。

就连吕布,当年在公孙瓒帐下时不过袁绍麾下一武将,如今已是徐州牧,与曹操结盟后更无后顾之忧。

反观我刘备,辗转各地,最终只能弃官而走。助公孙瓒时仅得平原令;救陶谦入徐州,却败于吕布之手;退回青州后,公孙瓒又众叛亲离;得孔融相助任青州刺史,却在徐州之争中再度失利。

蹉跎数年,除却这人口凋零的青州,一个随时会被袁绍吞并的青州,我麾下可用之兵,竟比在平原时还要稀少。

众人皆在崛起,唯我刘备屡战屡败。

“此乃我刘备不识时务之故!”

青州如今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然而——”

刘备目光一凝:“大丈夫处世,当能屈能伸。许攸虽为袁绍献策,却以苏秦、张仪为例。如今我困守青州,恰似当年张仪落魄于赵,若再滞留,终将一事无成。”

“欲成大事,必另寻他路!”

“以鸡肋之地换宗正之位与皇叔之名,不亏!”

关羽闻言愕然。

良久,他叹息道:“大哥之言,愚弟虽不甚解,但无论大哥如何抉择,愚弟必誓死相随。”

“只是青州文武,恐无人愿随大哥同赴许都。”

刘备眼中掠过一丝黯然,旋即坚定如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方便以后阅读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第90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第90章并对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